[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电缆及其导向传输装置与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9823.8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95;B65H49/24;B65H49/30;B65H51/08;B65H5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缆 及其 导向 传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电缆及其导向传输装置与传输方法,复合电缆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内设有承重缆芯,分隔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电源缆芯,分隔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信号缆芯;所述导向传输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下方设有第一滚轮件和第二滚轮件,支撑件上放置有电缆支撑件,电缆支撑件上缠绕有复合电缆,支撑件上滑动设有配重件,支撑件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导向传输的导向传输件,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件。本发明导向传输装置通过在电缆支撑件放置在导向传输装置上,通过电机驱动减少牵引力的投入,取代传统的手动旋转电缆从电缆支撑件上取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电缆及其导向传输装置与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的建设初期,通常在变电站到施工场地需要铺设一条临时电缆,以满足施工场地的用电需求,例如矿山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变电站至主井、副井和风井等铺设临时电缆,在经过路面时,避免对车辆产生的运行造成影响会埋设在路下,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强度较低,经过车辆的碾压后,极易对电缆产生损伤,影响正常的信号和电能的传输;现有技术中电缆缠绕在电缆支撑件上,电缆的重量相对较大,电缆支撑件的强度相对较低,电缆支撑件极易解体,现有技术中电缆铺设过程中,电缆支撑件竖直放置,通过人为一圈一圈的将电缆从电缆上取下,需要多人同时作业,而且在牵引电缆时,由于电缆是缠绕在电缆支撑件上的,牵引端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旋转电缆,对电缆进行调直处理,在电缆铺设过程中,需要手动将电缆转动取下,牵引端的工作人员承受电缆的重量、牵引和旋转,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需要多人同时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电缆及其导向传输装置与传输方法,通过在电缆支撑件放置在导向传输装置上,通过电机驱动减少牵引力的投入,取代传统的手动旋转电缆从电缆支撑件上取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投入;复合电缆内部采用分隔件将电源缆芯和信号缆芯进行分隔,同时分隔件位于电缆内部支撑固定,有利于保护电源缆芯和信号缆芯,增加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电缆,复合电缆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内设有承重缆芯,分隔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电源缆芯,分隔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信号缆芯,电源缆芯和信号缆芯交叉错位分布,分隔件与电源缆芯和信号缆芯之间均设有填充料,分隔件上从内到外依次包裹有内护套、铠装层、阻燃层和外护套。
所述分隔件包括支撑管,支撑管内设有容置腔室,承重缆芯位于容置腔室内。
所述支撑管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条,支撑条之间形成第一放置腔,支撑条包括对称分布的支撑块,同一个支撑条的支撑块之间形成第二放置腔,支撑块的一端与支撑管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弧形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缆芯位于第一放置腔内,信号缆芯位于第二放置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热固性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套,铠装层为金属片通过螺旋缠绕形成,阻燃层采用聚烯烃材料,外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
一种复合电缆的导向传输装置,所述导向传输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下方设有第一滚轮件和第二滚轮件,支撑件上放置有电缆支撑件,电缆支撑件上缠绕有复合电缆,支撑件上滑动设有配重件,支撑件上设有对电缆进行导向传输的导向传输件,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另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第一支撑板上安装孔,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滚轮支撑件,滚轮支撑件上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孔,第一滚轮件位于第一转动连接孔内转动,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转动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9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热汽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
- 下一篇:结合液态空气储能的双向调峰输电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