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过滤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19984.7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涛;张成;张斌;刘宏;庞高龙;万伟超;郭俊;陈尚爽;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C04B35/46;C04B35/48;D01F9/08;C01B21/06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过滤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纳米纤维过滤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氮化硼纳米片(BNNSs)和纳米陶瓷纤维;所述氮化硼纳米片(BNNSs)剪切缠结到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形成的纳米纤维上;所述氮化硼纳米片(BNNSs)和纳米陶瓷纤维均匀分布,其中,氮化硼纳米片(BNNSs)的厚度为20~50 nm,氮化硼纳米片(BNNSs)尺寸为300×600~700×700 nm2;所述纳米陶瓷纤维的直径为40~800nm;纳米陶瓷纤维为长条状。
2.一种纳米纤维过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六方氮化硼(h-BN)进行高能球磨后超声分散,制备出氮化硼纳米片(BNNSs);
步骤二:以聚合物前驱体溶液、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与氮化硼纳米片(BNNSs)复合物;
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制备的纳米纤维与氮化硼纳米片(BNNSs)复合物进行真空热处理并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纤维过滤薄膜;
其中,步骤二中,通过高压气瓶同时向超音速喷嘴与送末送料器输送压缩空气,压力为0.5~1.0 MPa,超音速喷嘴对压缩空气完成加速,氮化硼纳米片(BNNSs)通过粉末进料器供给至超音速喷嘴出口处,供给量为0.1~0.5 g/min;聚合物前驱体溶液通过微流控注射泵供给至超音速喷嘴出口处,流量为0.1~0.3 ml/hr;氮化硼纳米片(BNNSs)在超音速流作用下剪切缠结到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形成的纳米纤维上,最终形成纳米纤维与氮化硼纳米片(BNNSs)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高能球磨加超声分散的方法,具体为:将六方氮化硼(h-BN)原位剥离为氮化硼纳米片(BNNSs),高能球磨以乙醇作为分散剂,六方氮化硼(h-BN)与乙醇的质量比为8:1~10:1,球磨时间为30~60 min,转速为300~400 rp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超声分散时间为80~120 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步骤二制得的复合物进行高温煅烧,煅烧温度为400~500 ℃,保温时间100~150 min,煅烧后的物质在炉内缓慢冷却至室温,煅烧后的物质即为纳米过滤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为TiO2纤维或者ZrO2纤维,TiO2纤维:将质量比为2:1的钛酸四丁酯[Ti(OBu)4]和PVP复合物与质量比为3:1的乙醇和乙酸混合,然后在室温下将溶液在密封容器中磁力搅拌6小时;ZrO2纤维:将质量比为2:1的三氯氧化锆(ZrOCl2·8H2O)和PVP与以质量比为1:1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在室温下将溶液在密封容器中磁力搅拌6小时。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薄膜的制备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气泵、粉末送料器和微流注射泵;通过所述压缩气泵同时向超音速喷嘴与送末送料器输送压缩空气;其中,氮化硼纳米片(BNNSs)通过粉末进料器供给至超音速喷嘴出口处,聚合物前驱体溶液通过微流控注射泵供给至超音速喷嘴出口处,超音速喷嘴对压缩空气完成加速,并喷出至超音速喷嘴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薄膜的制备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超音速喷嘴的入口直径与出口直径分别为2~4 mm与4~6 mm,超音速喷嘴出口处的速度为550~600 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99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