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及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0755.7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侯锋;曹效鑫;郭媛媛;庞洪涛;王东尔;邵彦青;张列宇;王婧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贵州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1/00;C02F11/02;C02F11/12;B01D53/84;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10119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下沉 再生 水厂 生态 综合体 系统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区、操作层和污水处理池;
所述操作层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池面之上;所述地面区位于所述操作层之上;所述污水处理池与所述操作层之间设置覆盖层;有机湿垃圾输送进入操作层的垃圾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区设置地面层投料口,有机湿垃圾经过地面层投料口输送进入或直接通过车辆输送到操作层的垃圾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生物降解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一种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M1:对分类后的有机湿垃圾进行统一收集;
步骤M2:通过进料机将有机湿垃圾加入垃圾处理装置进行生物降解,分解得到降解液、臭气和残渣;
步骤M3:将有机湿垃圾分解后的降解液作为营养液补充到污水处理池;
步骤M4:将分解得到的臭气全部收集进入下沉式再生水厂的除臭装置,实现臭气的去除;
步骤M5:将分解残渣进入污泥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M1包括:
步骤M1.1:将分类后的有机湿垃圾统一收集;
步骤M1.2:收集后的有机湿垃圾掺入剩余污泥调整含水率,直至混合浆含水率达到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M2包括: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生物降解反应器;
将混合浆体加入生物降解反应器进行微生物降解,生物降解反应器内部温度维持在30℃~70℃;反应器中固体停留时间控制在12-48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M3包括:将有机湿垃圾微生物降解后的降解液作为营养液补充到污水处理池,投加点位为厌氧池或缺氧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M4包括:将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全部收集进入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物除臭装置,经包括生物洗涤、生物滴滤生物处理法进行降解,实现臭气的去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综合体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后的有机湿垃圾掺入部分剩余污泥调整含水率,含水率在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贵州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贵州筑信水务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07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