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1250.2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龙国华;邹阳;徐碧川;程梦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Q50/06;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民营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接地 方式 改造 人身安全 精确 评估 方法 | ||
1.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
步骤一,建立故障点接地极模型,求出故障点的接地电阻;
步骤二,根据故障点的接地电阻计算出故障点的入地电流;
步骤三,将入地电流作为激励施加于故障点接地极模型,求出故障点的电位分布,得出故障点的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位差;
步骤四,根据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确定人身安全评估原则;
步骤五,根据人身安全评估原则,针对故障点的电位分布进行人身安全评估和决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建立人身安全评估所需的基本故障模型,所述故障点接地极模型包括架空导线坠地模型、绝缘导线坠地模型、导线经水泥杆塔接地模型、配变台区高压侧接地模型、土壤电阻率三层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对接地极进行基于有限元法的网格剖分,注入激励电流,求出接地极的电阻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基于ATP-EMTP软件建立配网电气系统模型,计算不同接地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点的入地电流,其中主变采用ATP中的BCTRAN模型,根据出厂测试报告输入参数,线路采用ATP中的BCTRAN模型,根据线路的类型和参数准确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所述配网电气系统模型中模拟一个具有过渡电阻的单相接地故障,再求得入地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根据简化等效电路,求故障点的入地电流以大地作为电压参考零点,由电路理论中的结点电压法有:
又因三相电压源对称有:
联立式1.1和式1.2可解得中性点电压:
对于发生短路的支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短路时接地电流:
进一步解得故障点的入地电流,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故障点电流;为中性点电压;为短路点电压;为A、B、C相电压;Rg为接地极电阻,RN为中性点接地电阻;CΣ为输电线路对地的总电容;j为虚数单位;ω为角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采用ANSYS或CDEGS仿真软件建立导线坠地模型,模拟发生裸导线坠地故障、绝缘导线坠地单相短路故障、导线经杆塔接地故障、配变台区接地故障,计算故障点周围的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位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人身安全精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体实际承受的跨步电位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故障点电流;地面A、B两点,即两脚之间的距离为b;l为两点离接地体较远一点到接地体中心的距离;ρb为土壤表层的电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2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