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镍钛钯靶材废料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1287.5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行卫东;李康;朱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3/00;C22B11/00;C22B3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钛钯靶材 废料 回收 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镍钛钯靶材废料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酸浸;S2:回收镍;S3:二次氧化酸浸;S4:回收钛;S5:氧化沉淀钯;S6:洗涤;S7:回收钯。该方法能有效分离回收贵金属钯,及有价金属镍、钛;(2)该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工艺中使用硝酸溶解废料以及后续的赶硝处理等步骤,大大缩短钯的回收流程,有效减少能耗及污水、废气的排放;(3)该方法提高了钯的回收率和纯度;(4)该方法的整个工艺过程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贵金属回收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镍钛钯靶材废料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钯是一种色泽高雅、性质稳定的贵金属,呈银白色,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由于其特有的电学、光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随着我国工业和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钯及其制品、合金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钯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难于从矿物原料中提取,因而成本高,价格昂贵,从二次资源中高效回收钯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传统回收含钯废料的工艺方法主要是采用硝酸或王水等含硝酸的混酸进行溶解浸出原料,然后进行赶硝等处理,再用氯化铵沉淀钯,最后采用水合肼等还原剂还原得到钯粉。该方法在浸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后续需要赶硝处理后才能进行沉钯,调节pH时消耗了大量氨水,产生的废水废气不仅处理困难、成本高,而且对环境危害大;而有的工艺方法采用硫化钠沉淀富集钯,以减少赶硝等处理步骤,但添加硫化钠容易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造成能耗增加、环境污染、后续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
公告号为CN104745837B的中国专利报道了一种铜镍合金中钯的回收工艺,其采用硫酸与硝酸混酸溶解合金物料,再用硫化钠沉淀富集钯,再用王水溶解氯化铵沉淀回收钯。该工艺方法采用了硝酸,会有氮氧化物产生,且要除去硝酸后沉淀钯,添加硫化钠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硫化氢等造成能耗增加、环境污染、废水处理等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104846401A报道了从银合金中回收金银钯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银合金熔炼,浇注阳极板。(2)调节母液酸度,电解,得到银粉和阳极泥。(3)硝酸溶解阳极泥,得到金粉。(4)分金溶液采用高温分解的方法分离银和钯,硝酸银溶液返回母液。(5)分解出来的钯经溶解、氨化和水合肼还原得到钯粉。
陈昆昆等人采用硝酸溶解-盐酸沉银-二氯二氨络亚钯法提纯-水合肼还原的工艺从银钯合金废料中回收钯的研究,其中浸出完后需要赶硝处理,且调节pH消耗大量氨水等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影响环境。
也即,现有技术对于从二次资源-镍钛钯靶材废料中回收有价金属还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镍钛钯靶材废料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镍钛钯靶材废料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初步酸浸:将镍钛钯靶材废料置于第一酸溶液中进行初步酸浸后过滤,得到富镍浸出液及富钛钯滤饼;
S2:回收镍:向S1所制备得到的富镍浸出液中添加碱,调节富镍浸出液的pH,使其他杂质离子沉淀除杂,过滤后的滤液浓缩结晶得到含镍副产品;
S3:二次氧化酸浸:将S1所制备得到的富钛钯滤饼、第一氧化剂加入第二酸溶液中进行二次氧化酸浸,得到富钯浸出液及富钛滤饼;
S4:回收钛:将S3所制备得到的富钛滤饼通过第三酸溶液洗涤后,烘干得到含钛副产品;
S5:氧化沉淀钯:向S3所制备得到的富钯浸出液中添加第二氧化剂和沉钯剂,进行氧化沉淀钯,过滤得到氯钯酸铵固体;
S6:洗涤:将S5制得的氯钯酸铵通过氯化铵溶液洗涤以去除夹带的杂质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信号屏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淬火型双相低屈强比钢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