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氨和/或含硫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1293.0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雷志远;张方;刘普;黄刚;郑立运;时国庆;王九一;郝景昊;姜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绿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65/22 | 分类号: | A01N65/22;A01N65/36;A01N65/32;A01N65/08;A01P1/00;B01D53/48;B01D53/50;B01D53/52;B01D53/5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张炳楠 |
地址: | 450041 河南省郑州市上***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硫化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去除氨和/或含硫化合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植物皂苷提取物、柠檬类提取物、芳香提取物,以及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含植物皂苷提取物、柠檬类提取物、芳香提取物、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植物皂苷提取物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0.01%-1.0%,如0.08%-0.5%。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柠檬类提取物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0.05%-0.2%,如0.1%-0.2%。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芳香提取物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0.01%-0.05%,如0.02%-0.05%。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提取物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0.01%-0.2%,如0.0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皂苷提取物包含选自无患子皂苷、茶皂素、皂角提取物等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优选地,所述植物皂苷提取物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无患子皂苷0-100份、茶皂素0-100份、皂角提取物0-100份;且所述无患子皂苷、茶皂素和皂角提取物的含量不同时为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类提取物包含选自柚子提取物、橘子提取物、柠檬提取物等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优选地,所述柠檬类提取物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柚子提取物0-20份、橘子提取物0-20份、柠檬提取物0-20份;且所述柚子提取物、橘子提取物、柠檬提取物的含量不同时为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提取物包含薄荷提取物、艾草提取物、薰衣草提取物等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芳香提取物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薄荷提取物0-5份、艾草提取物0-5份、薰衣草提取物0-5份;且所述薄荷提取物、艾草提取物、薰衣草提取物的含量不同时为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提取物包含橄榄叶提取物和牡丹籽壳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提取物由橄榄叶和牡丹籽壳按照重量比为1:1~10混合后的提取物;优选重量比为1:2~8。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还包含水。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植物皂苷提取物、柠檬类提取物、芳香提取物和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提取物按上述配比混合。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植物皂苷提取物: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无患子皂苷、茶皂素、皂角提取物,加水溶解备用;
S2:添加芳香提取物: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取薄荷提取物或艾草提取物或薰衣草提取物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至均相;
S3:添加柠檬类提取物: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柠檬提取物、柚子提取物、橘子提取物加入上述步骤的混合溶液中,并搅拌均匀;
S4:添加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物提取物:取上述重量百分比的橄榄叶-牡丹籽壳复合提取物添加至步骤S3所制备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最终产品。
优选地,上述步骤S3和S4顺序可以交换。
9.一种去除氨和/或含硫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或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与包含氨和/或含硫化合物的物品或环境接触。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和/或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组合物用于去除氨和/或含硫化合物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含硫化合物可以选自含硫有机化合物,例如甲硫醇、甲硫醚、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绿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未经郑州绿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2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燃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力三相稳压及谐波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