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中防雷引下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21446.1 申请日: 2020-10-20
公开(公告)号: CN112177170B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发明(设计)人: 陈彬;刘嘉茵;吴学军;汤德芸;李冠军;焦道伟;张嘉琦;许长志;田昊;高建伟;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4B1/41 分类号: E04B1/41;E04B1/58;H02G13/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代理人: 周娓娓;晁璐松
地址: 100024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防雷 下线 连接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中防雷引下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连接结构包含连接于装配式建筑中灌浆套筒上方的上部钢筋、连接于灌浆套筒下方的下部钢筋、连接于上部钢筋上且位于灌浆套筒上方的上连件、连接于下部钢筋上且位于灌浆套筒下方的下连件、连接于上连件外侧的上预留板、连接于下连件外侧的下预留板;连接于上预留板和下预留板间的引件;上预留板和下预留板外侧面与所在柱体外侧面齐平。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连件和下连件,既便于预先连接又可保证后续浇筑灌浆料时的连接紧固性;上连件和下连件的U形设计,可保证连接紧固性;通过上预留板和下预留板的设置,利于装配式施工;通过引件的设置,便于分流和加强应用时备份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中防雷引下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大力快速发展,各种预制构件大量出现,其中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施工,使框架柱中的上下两层钢筋被灌浆料隔离,不能有效电气连接,给防雷接地系统带来了难题。

常规电气设计中,防雷引下线以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通常以绑扎、机械连接或焊接的形式连接,保证了上下钢筋电气连接的可靠性。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预制构件大量使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其中包括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使用。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由工厂加工成型,运至现场后直接吊装就位,其连接方式一般为套筒灌浆,这种连接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成品套筒,从套筒两端插入钢筋并注入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但此种连接方式中的灌浆料将柱内上下钢筋电气隔离,不能有效电气连接。加之预制混凝土框架柱安装就位后上下柱体间缝隙狭小,无焊接施工操作空间,柱内上下钢筋无法焊接或做其他机械连接的补偿。这就对以灌浆料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的钢筋连接的电气可靠性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有雷击情况出现,雷电流不能顺利导入大地,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现有的装配式防雷引下线有的对灌浆套筒内的钢筋进行连通,此种方法操作复杂,且在灌浆套筒内增设结构的施工空间狭小且灌注灌浆料时易发生变形或松动,对施工质量不易把握;还有通过引线或引杆将对应钢筋进行连接的但连接处未对应装配式灌浆料浇筑时的连接紧固性做针对性设计,且将引下线装置设置在柱内,不易检修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中防雷引下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预装配式框架柱中防雷装置与柱中钢筋的连接设计、防雷装置可靠性设计以及防雷连接结构的整体性设计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防雷引下线连接结构,包含灌浆套筒、连接于装配式建筑中灌浆套筒上方的上部钢筋、连接于灌浆套筒下方的下部钢筋、连接于上部钢筋上且位于灌浆套筒上方的上连件、连接于下部钢筋上且位于灌浆套筒下方的下连件、连接于上连件外侧的上预留板、连接于下连件外侧的下预留板;连接于上预留板和下预留板间的引件;

所述上预留板和下预留板外侧面与所在柱体外侧面齐平;每个灌浆套筒对应的上预留板和下预留板在柱体的同一侧,且上预留板和下预留板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线内。

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套筒包含套筒筒体和连接于套筒筒体内部的挡销,所述套筒筒体包含圆直筒和设置于圆直筒一侧的灌浆孔和排浆孔;所述挡销连接于圆直筒中部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挡销为板状,挡销的长度和宽度至少为上部钢筋一半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的直径均小于套筒筒体的直径,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为带肋或待刻纹;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间通过灌浆料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件和下连件均为U形件,二者均为引雷导流材料制作而成;U形件两侧边间的宽度适应对应连接的上部钢筋或下部钢筋分别至柱体外侧面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件和下连件均为U形件,且在U形件两侧边间还连接有加杆;加杆为导电杆体,加杆在U形件竖向间隔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