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纤涤纶复合丝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1478.1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峰;胡荣;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1H1/24;D01H1/18;D01H1/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 涤纶 复合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纤涤纶复合丝的生产方法,涉及化纤涤纶复合丝加工技术领域。该化纤涤纶复合丝的生产方法,包括化纤涤纶复合丝,所述化纤涤纶复合丝包括UDY、FOY和DTY,通过绞线机将UDY、FOY和DTY进行绞合,胶合机包括固定控制箱,所述固定控制箱上表面任意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制作生产罩,所述固定控制箱上表面远离制作生产罩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所述制作生产罩靠近两个支撑柱一侧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制作生产罩远离出线口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靠近出线口一端设置有绞线轮。本发明使得复合丝线绞合快速效率高,且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涤纶复合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纤涤纶复合丝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化纤的全名是化学纤维,指的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在现有技术中丝线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化纤丝线和涤纶丝线进行绞合,使得丝线更加的具有韧性,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化纤涤纶复合丝制作绞合困难,设备投入量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纤涤纶复合丝的生产方法,解决了化纤涤纶复合丝绞合困难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化纤涤纶复合丝的生产方法,包括化纤涤纶复合丝,所述化纤涤纶复合丝包括UDY、FOY和DTY,通过绞线机将UDY、FOY和DTY进行绞合,胶合机包括固定控制箱,所述固定控制箱上表面任意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制作生产罩,所述固定控制箱上表面远离制作生产罩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所述制作生产罩靠近两个支撑柱一侧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制作生产罩远离出线口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靠近出线口一端设置有绞线轮,所述绞线轮中心位置呈空心设置且绞线轮内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绞线柱,所述第一动力轴与绞线柱交叉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轴外壁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出线轮,所述出线轮和绞线轮外壁均呈齿轮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线轮与绞线轮外援位置之间通过连接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出线轮靠近绞线轮一侧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原料盘固定柱,所述原料盘固定柱外侧套接有丝线原料盘,三个所述原料盘固定柱外壁远离出线轮一侧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压缩腔,三个所述压缩腔内壁位置滑动连接有卡销,所述卡销与压缩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卡销下表面与出线轮表面之间的高度等于丝线原料盘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出线轮与绞线轮与制作生产罩底部和固定控制箱上表面位置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控制箱内底壁靠近支撑柱一侧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动力轴,所述第二动力轴远离支撑柱一端与固定控制箱远离支撑柱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轴外壁位于出线轮和绞线轮下方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动力传输齿轮,所述动力传输齿轮分别与对应位置出线轮和绞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上方位置设置有收线轮,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三动力轴,所述第三动力轴与收线轮贯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轴与任意一个支撑柱贯穿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柱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放置板,所述支撑放置板上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与第三动力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类成分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高温烟气消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