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段式SBR-anammox脱氮系统启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1814.2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坡;何丽金;于静洁;王栋;王晨晨;刘楠楠;李亚静;邱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sbr anammox 系统启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段式SBR‑anammox系统启动方法,本发明采取先启动短程亚硝化后启动厌氧氨氧化的方式启动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系统。通过控制进水氨氮浓度,HRT及DO分别用75d及58d启动短程硝化及厌氧氨氧化。包括如下步骤:(1)短程硝化阶段在反应器内加入一定比例的填料。(2)以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模拟污水为试验用水,严格控制DO、温度、pH,进水基质浓度,曝气成功直接启动短程硝化;(3)接着在反应器中接种少量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以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进而启动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本发明的效果是通过填料投加、改变冲击负荷,操作条件平衡系统的优势菌以启动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系统,从而实现全自养生物脱氮,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段式SBR-anammox脱氮系统启动方法,适合于含氨氮污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因其流程简单、处理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污水脱氮除磷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原理是部分亚硝化阶段利用AOB(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氨氧化细菌)将污水中部分氨氮氧化成NO2--N,作为厌氧氨氧化电子受体,然后在厌氧氨氧化阶段以污水中剩余的氨氮为电子供体与生成的NO2--N在AnAOB(anaer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厌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生成氮气。通过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技术从污水中脱氮,相对于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来说,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的、能耗低的方法。至今,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一百座生产规模的污水厂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运行,处理高氨氮废水,并且这个数字仍在迅速增加。基于厌氧氨氧化工艺较多的采用SBR和RBC反应器。但相对来说RBC废水处理量较小,生物膜易脱落,SBR被认为是最适合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反应器,成为反应器应用的主体。
目前,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启动时间长,而反应器的启动是整个实验过程的前提与基础,其本质就是平衡反应器内的两类功能菌,即氨氧化细菌(AOB,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及厌氧氨氧化菌(AnAOB,anaer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的生长,AOB、AnAOB及NOB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关系,如何短期内协同好AOB与AnAOB的关系对于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来说是一项挑战。因此对于反应器启动时间缩短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启动时间因启动方式、运行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通过在反应器内添加填料等生物膜载体,增加了反应器抗冲击负荷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富集功能菌,同时为AnAOB提供良好的厌氧环境,增加生物量,使菌体不易流失,还能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因此,添加生物膜载体,良好的运行条件以及投加适量的厌氧氨氧化菌种泥可快速启动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一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启动时间长,功能菌易流失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SBR中投加生物膜载体的方式,控制运行条件及添加种泥先启动部分亚硝化后启动厌氧氨氧化从而启动整个系统。部分亚硝化及厌氧氨氧化启动时间分别为75d,58d。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短程硝化。
接种污泥,严格控制严格控制DO、温度、pH,进水基质浓度,曝气等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