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碳高钒粉末高速钢复合辊环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1913.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曾麟芳;向勇;李聚良;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5/10 | 分类号: | B22F5/10;B22F7/08;B22F3/15;B22F3/24;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7/10;C22C37/06;C21D1/18;C21D1/26;C21D9/40 |
代理公司: | 长沙瀚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3 | 代理人: | 吴亮;朱敏 |
地址: | 417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碳高钒 粉末 高速钢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碳高钒粉末高速钢复合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辊环包括:内层钢管(1)和外层粉末高速钢(2),所述内层钢管(1)为预制的圆筒形内钢管,所述外层粉末高速钢(2)是通过热等静压方法包覆在所述内层钢管(1)外周的圆筒形高速钢管;
所述内层钢管(1)的厚度与所述外层粉末高速钢(2)的厚度之比为1:(0.6-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碳高钒粉末高速钢复合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钢管(1)的外管面预制有若干突起(11)或者凹坑(12),所述突起(11)突出的高度或者所述凹坑(12)内凹的深度是所述内层钢管(1)厚度的1/15-1/6;
或者,所述内层钢管(1)的外管面预制有若干环形的凸肋(13)或者凹槽(14),所述凸肋(13)突出的高度或者所述凹槽(14)内凹的深度是所述内层钢管(1)厚度的1/15-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高碳高钒粉末高速钢复合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钢管(1)的化学成分以及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占比为:
C:0.32-0.4%、Si:0.8-1.0%、Mn:0.2-0.3%、Cr:4.8-5.5%、Mo:1.1-1.7%、V:0.8-1.2%、P≤0.03%、S≤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高碳高钒粉末高速钢复合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粉末高速钢(2)的化学成分以及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占比为:
C:2.5-3.2%、Si:0.5-1.0%、Mn:0.3-0.8%、W:2.0-4.0%、Mo:3-8%、V:8-11%、Cr:4-6%、P≤0.03%、S≤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一种高碳高钒粉末高速钢复合辊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预定尺寸和化学组分制作好内层钢管(1),清洁除杂后待用;按照预定尺寸制作好热等静压用包套(3),将所述热等静压用包套(3)与所述内层钢管(1)组合安装;
步骤二,按照预定化学组分制作好外层粉末高速钢(2)用合金粉末,合金粉末的粒度为40μm-100μm,将合金粉末填满所述内层钢管(1)与所述热等静压用包套(3)围城的空间,在真空环境下用电子束将所述内层钢管(1)与所述热等静压用包套(3)焊接封口;
步骤三,用热等静压复合工艺,将合金粉末烧结成型为所述外层粉末高速钢(2),其中,热等静压复合工艺的参数为:温度为1020℃-1280℃、压力为130MPa-180MPa、保温时间为1.5h-4h;
步骤四,经过热等静压复合工艺后,再进行退火、淬火和回火的热处理程序,拆除所述热等静压用包套(3)制造成复合辊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热等静压用包套(3)包括包套内管(31)、包套外管(32)、包套底板(33)和包套盖(34),所述包套内管(31)的外径比所述内层钢管(1)的内径小0.3mm-1mm,所述包套内管(31)的径向长度比所述内层钢管(1)的径向长度长1mm-2mm;
所述热等静压用包套(3)与所述内层钢管(1)同轴组装,组装时,将所述包套内管(31)套装在所述内层钢管(1)内部,将所述包套外管(32)套装在所述内层钢管(1)外部,将所述包套底板(33)嵌入到所述包套内管(31)与所述包套外管(32)底部之间后焊接,在所述内层钢管(1)与所述内层钢管(1)之间填满合金粉末并在真空环境下将所述包套盖(34)压扣在所述包套内管(31)与所述包套外管(32)顶部之间后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热等静压用包套(3)焊接封口之前的真空环境,为压强等于或者小于1×10-3Pa。
8.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退火工艺为:950℃-1030℃、保温3h-6h,炉冷到500℃以下空冷却到常温;
淬火工艺为:1050℃-1150℃、保温2h-4h,以≥200℃/h炉冷或油冷到500℃以下再空冷到常温;
回火工艺为:530℃-570℃、保温2h-4h,炉冷或空冷到室温,同工艺回火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9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柔性喷管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锯片的地板分切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