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溶质毛细对流原理的电子艾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1981.7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5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林;傅泽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溶质 对流 原理 电子 艾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溶质毛细对流原理的电子艾灸仪,包括吸盘,连接吸盘与外弹性挤压部的连接部,用于手持并施加压力的外弹性挤压部,用于对药液施加压力的内弹性挤压部,设置在外弹性挤压部和内弹性挤压部之间,并控制内弹性挤压部挤压体积的挤压限位部,用于输送药液至吸盘底部的单向药液输送管,所述单向药液输送管底部设有加热部,用于对输出的药液进行加热;所述加热部底部与吸盘底部设有毫米级的间隙,用于形成液桥。本发明基于热溶质毛细对流原理的电子艾灸仪,可以通过从进气注液管灌入不同的药物而实现不同的效果,达到了操作便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灸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热溶质毛细对流原理的电子艾灸仪。
背景技术
电子艾灸仪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于一体的,能够实现传统艾灸疗法的医疗保健仪器,是现代化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内的应用。电子艾灸仪根据传统的中医艾灸原理,结合现代药物提取、热疗等技术,并按照国家医疗的相关标准而研制的一种新型艾灸疗法设备,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艾灸烟熏污染、灰烬灼伤、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
灸法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保健方法,通常可分为直接灸、悬灸等类型。其中直接灸采用灸材直接放置在特定穴位或皮肤表面的方法,点燃施灸材料,待灸材燃烧至一定程度,受灸者感受到热度刺激后告知灸疗师,灸疗师将灸柱取下,从而完成一次施灸。悬灸同样类似,由灸疗师持点燃的灸条在受灸者的穴位或皮肤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施灸,根据受灸者感受到灸条燃烧温度的高低告知灸疗师,再由灸疗师手动实时调整燃烧的灸条离皮肤的距离,从而控制适宜的施灸温度,操作十分不便。
为了解决传统灸法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烟雾,导致医治环境恶劣,且容易造成皮肤烫伤的风险,目前现有的电子艾灸仪,大多采用艾绒制成的饼状材料,放入仪器内的炉膛中,通过加热炉膛提高艾饼温度,并将其悬于施灸部位皮肤上方进行施灸。此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施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并可控制施灸时间、温度,大大提高艾灸的便捷程度。但可以发现这类电子艾灸仪都是采用悬灸的方法,由于炉膛式加热的方式,设备构造以及炉膛内温度很高无法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应用该方法进行直接接触皮肤的施灸。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特定的穴位和疾病的艾灸治疗上,需要使用直接灸法更为有效的,这就限制了炉膛式的电子艾灸仪在这类情况下的应用。同时,炉膛式电子艾灸仪一块艾灸饼只能使用几个小时即需要更换,否则艾灸饼中有效成分浓度含量将降低,使用麻烦且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溶质毛细对流原理的电子艾灸仪,以实现针灸仪使用的便捷化。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基于热溶质毛细对流原理的电子艾灸仪,
包括吸盘,连接吸盘与外弹性挤压部的连接部,
用于手持并施加压力的外弹性挤压部,
用于对药液施加压力的内弹性挤压部,
设置在外弹性挤压部和内弹性挤压部之间,并控制内弹性挤压部挤压体积的挤压限位部,
用于输送药液至吸盘底部的单向药液输送管,
所述单向药液输送管底部设有加热部,用于对输出的药液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部底部与吸盘底部设有毫米级的间隙,用于形成液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基于热溶质毛细对流原理的电子艾灸仪,通过设置橡胶气球、塑料筒身和硅胶吸盘,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吸附组件将装置吸附在人体上,从而实现了使用液态的艾草有效成分提取物进行施灸的效果,并可以通过从注液管灌入不同的药物而实现不同的效果,达到了操作便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压缩救生圈
- 下一篇:一种玻璃基板恒温蒸汽清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