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盐资源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2484.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季根忠;章磊;王明霞;陈永强;张莉;张浙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8 | 分类号: | C01D3/08;C04B7/24;C10J3/46;C10J3/48;C10J3/72;C10J3/82;C10J3/8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智汇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52 | 代理人: | 余文祥 |
地址: | 31207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提供一种废盐资源化处理方法,将废盐与煤混合成煤盐混合物,进入煤气化炉燃烧,在1200‑1600℃的高温反应2‑10 s,生成高温混合物包括粗煤气、熔融灰渣、废盐生成物,直接用水急冷,急冷后,粗煤气供进一步加工利用;熔融灰渣固化成玻璃体状态的粗渣,可供水泥参配料使用;废盐生成物进入水相,以黑水形态经减温减压与过滤过程后成为常压的灰水,将灰水蒸发结晶得到再生氯化钠盐;本发明利用煤气化工艺,分解温度高,在1200℃以上,有机物分解彻底,之后急冷过程,可以有效防止二噁英等物质的生成,粗水煤气用于进一步的化工利用,无废气排放,从而可以完美解决工业废盐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治理领域中的危废物处理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盐资源化处理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行业、水处理行业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渣盐产生量日益增加。随着环保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强,如何安全有效处置工业渣盐成为制约化工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渣盐是一种包含有氯化钠渣盐、硫酸钠渣盐、及其混盐的盐渣等,主要来源于农药、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该渣盐除主要组分外,另外沾染有不同的有机物、不溶物和少量重金属等,属于危险废弃物。
当前工业废盐主要的处置方法为焚烧和填埋。填埋是一种暂时搁置的办法,并且盐的水溶性的特点,使这种暂时搁置的场所有很高的要求而不经济。焚烧处置可以使废盐彻底再生而有显著的优点。
CN109534312A公开了一种聚合碳化法资源化全利用氯化钠废渣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氯化钠废渣盐中加入聚合催化剂,反应后的废盐经焙烧后冷却到室温,在冷却后所得固体中加入水,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过滤,过滤得到的碳材料进行干燥回收;(2)取步骤(1)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边搅拌边加入碳酸钠,加入完毕后静置并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渣进行干燥回收;(3)向步骤(2)过滤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盐酸,静置后加热,分离加热析出的晶体并干燥;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提纯彻底,可得到碳材料、碳酸钙、氯化钠三种产品,从而实现全废盐利用。但因危废焚烧处置企业配备的焚烧炉的高温要求,在设计之初未考虑废渣盐处理可能带来的无机盐熔融、设备腐蚀、管道堵塞等问题而无法开展。
CN106196097A提供了一种工业渣盐鼓泡流化床焚烧无害化处理装置,能够对工业渣盐进行批量无害处理,所得盐粒纯度较高,处理工艺简单。其包括竖直布置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下部设置为密相焚烧区、上部设置为稀相焚烧区,所述密相焚烧区直径小于稀相焚烧区直径;所述密相焚烧区底部设置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上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分布板上方的密相焚烧区一侧连接有进料管,另一侧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入口设置在所述出料管入口的上方。所述焚烧炉顶部管道连接有单管旋风分离器A,所述单管旋风分离器A管道连接有单管旋风分离器B。但因鼓泡流化床中盐的熔融、设备腐蚀、管道堵塞等问题,无法正常运行。
CN 110756172 A提供了一种工业废盐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进料处理、高温氧化、废盐精制处理和蒸发结晶。其特点是一种“负压干燥+多层悬浮氧化炉+高温回转氧化炉”工艺资源化处理无机盐危险废弃物。该工艺宣称能够高效地去除有机物,有效地解决高温下可能存在的无机盐熔融结块问题、高温耐火材料腐蚀问题以及无机盐精制时在管道中冷却堵塞管道问题,但同时又在后续的精制过程中,加入一种“脲基改性甘蔗渣吸附剂”。使工艺复杂化,并且产生废“吸附剂”危废,形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CN 110711764 A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盐资源化工艺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废盐甄别、配伍出库、破碎溶解、固液分离、结晶分离、氧化分解、烟气处理以及降温包装。与前述方法相比,该方法是将废盐先经甄别、精制后再进行高温氧化处理,使盐中有机物含量下降,处理负荷降低。但该发实际上只是“部分”精制了,并且氧化温度也有偏低的嫌疑(300 ~ 750℃)。过程也较复杂,热能利用率低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2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冲压件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涤纶化纤阻燃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