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2570.X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红;刘剑;王圣康;陈伟;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6;E02B7/06;E02D15/06;E21D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河道 施工 河床 超浅覆土 加固 防渗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河床清淤并铺设防水薄膜和埋设应急注浆管道:进行河床清淤,再铺设2-3层防水薄膜,并在防水薄膜下方埋设应急注浆管道;当顶管渗水量过大时,注入非膨胀堵漏浆液,阻断防水层与河床底层间渗水通道;
S2.铺设膜袋混凝土形成覆盖层:在防水薄膜上铺设1-2层膜袋混凝土,膜袋混凝土与防水薄膜紧密贴合,膜袋混凝土固化后形成一个加固防渗整体覆盖层;
S3.堆填块石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压重层:在膜袋混凝土上部四周堆填块石,在水下形成一圈石坝,石坝中间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一体化整板作为压重层;
S4.回填袋装土压重:在水下混凝土压重层上,回填袋装土进行压重,隧道施工结束后挖除袋装土以恢复河床底原标高;
S5.施工水平MJS止水帷幕:在顶管机/盾构机出洞、进洞之前,在始发井、接收井内洞门处向河道方向施工一圈水平MJS止水帷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防水薄膜铺设时,防水薄膜重量不低于500g/m2。防水薄膜采用在河岸上热熔连接的方式,保证防水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非膨胀堵漏浆液为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膜袋混凝土中的模袋采用矩形无滤点模袋,充填平均厚度500mm,采用涤纶、丙纶,重量不小于600g/㎡,纵向抗拉强度2800N/5cm,横向抗拉强度2500N/5cm,采用C20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要求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膜袋混凝土的铺设要求在船上施工,砼输送泵架设在岸上;将按设计要求缝制好的模袋在坡上展开,然后由操作人员在施工船上用绳子拉入河中,直至到设计位置,经检查达到要求方可充灌砼。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石坝为水面抛填的块石堆积形成;石坝中间浇筑水下混凝土为按配比搅拌好的砼倒进砼输送泵里面,进行泵送并整体浇筑,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塌落度要求20-25cm。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浇筑水下混凝土时,需在混凝土层中预埋沉降观测点,采用厚壁钢管引至河面以上,并安装棱镜。
8.根据权利要求书7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点可设置于多个合适位置处,观测点采用的厚壁钢管不小于Φ60*4.0mm,棱镜安装底座与钢管焊接连接;观测点周边设置防撞隔离,以及警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河床超浅覆土的加固防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MJS止水帷幕为洞门水平加固,沿顶管洞门外侧设置一圈,水泥含量不小于40%,水灰比1:1,水泥浆压力不小于40MPa,且一直向前加固到河床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25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萃咖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半自动探针台微控二维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