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用电解液自动排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3762.2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柯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居潘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91 | 分类号: | H01M50/691;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用电 自动 排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用电解液自动排出装置,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开口向左的蓄电池腔,主箱体内设有位于蓄电池腔右侧的蒸馏水输送管,蒸馏水输送管后侧设有向右延伸的滤带传送带腔,通过不断向蓄电池电解液池内输入蒸馏水并吸取被稀释的电解液,实现排出电解液的目的并对电解液池进行清洗,避免了直接对蓄电池进行操作,从而降低蓄电池的损伤,同时解决了蓄电池电解液排出不完全的问题,降低了电解液的挥发,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此外,通过亲水滤带吸收被稀释的电解液使其浓缩,对排出的电解液进行初步处理,有利于电解液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蓄电池用电解液自动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长期使用后可以更换电解液以增加使用寿命,在更换电解液过程中需要将电解液池内电解液进行排出,传统的排出方式一般是将蓄电池倒置,这种方式因为要对蓄电池进行翻转、倾倒,从而会对其内部结构造成损坏,影响电池的质量,而且电解液仍有残留,排出过程中电解液容易飞溅和挥发,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排出的电解液如果直接排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用电解液自动排出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蓄电池用电解液自动排出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且开口向左的蓄电池腔,所述主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蓄电池腔右侧的蒸馏水输送管,所述蒸馏水输送管后侧设有向右延伸的滤带传送带腔,所述滤带传送带腔后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活塞传送带腔,所述蒸馏水输送管下侧设有位于所述蓄电池腔右侧的滤水腔,所述滤水腔上端壁和所述蒸馏水输送管下端壁之间连通设有滤带通腔,所述滤水腔右侧设有蒸馏水回收腔,所述蒸馏水输送管下端壁连通设有蒸馏水收集腔,所述蒸馏水收集腔下端壁和所述蒸馏水回收腔上端壁之间连通设有蒸馏水流动腔,所述蒸馏水输送管上侧设有下输水腔,所述下输水腔右侧设有蒸馏水储存腔,所述蒸馏水储存腔左端壁和所述下输水腔右端壁之间连通设有蒸馏水通腔,所述下输水腔上侧设有主活塞腔,所述主活塞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下输水腔对应的上输水腔,所述主活塞腔右侧设有主活塞腔,所述主活塞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和所述主活塞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主活塞腔左侧设有与所述主活塞腔对应的副活塞压缩腔,所述副活塞压缩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和所述主活塞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蓄电池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吸液波纹管,所述吸液波纹管上端面和所述副活塞压缩腔左端壁之间连通设有吸液腔,所述吸液腔上设有只允许液体向左流动的第一单向阀,所述蓄电池腔上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吸液波纹管左侧的输送波纹管,所述输送波纹管上端面和所述上输水腔左端壁之间连通设有蒸馏水输送腔,所述输送波纹管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蓄电池电解液腔上侧的排水管,所述吸液波纹管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至蓄电池电解液腔下侧的吸液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箱体内设有位于所述活塞传送带腔后侧的电机,所述电机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向前贯穿所述活塞传送带腔且向前延伸至所述滤带传送带腔内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活塞传送带腔内的第一带轮,所述主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滤带传送带腔内的第二带轮,所述滤带传送带腔前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滤带传送带腔内且向前延伸至所述蒸馏水输送管内的主滤带轮轴,所述主滤带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滤带传送带腔内的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滤带传送带,所述主滤带轮轴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蒸馏水输送管内的主滤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居潘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仙居潘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3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