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3944.X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钱如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酷勒威拉丝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9/02 | 分类号: | C22C49/02;C22C49/14;C22C47/14;B22F5/00;B22F1/00;B22F3/14;B22F3/24;B21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金刚石 拉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所述拉丝模由聚晶金刚石微粉92~94wt%、粘合功能剂6~8wt%组成,所述粘合功能剂由铁粉、镍粉、铝粉、锌粉、碳化钨粉、钴粉、钛粉、氮化硅晶须组成。本发明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在模耐磨性、抗冲击性能方面均有较好的性能;与此同时,本发明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的热稳定性极佳,经高温处理后,其耐磨性、抗冲击性没有太大程度的下降,能更好地适应高强度及高速拉拔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需要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工具称为拉丝模,它是一种使金属丝由粗到细,逐步达到人们所需要的尺寸的工具,由模套和模芯两部分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拉拔的作用,会使模具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质量好的模具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是至关重要的,要想降低成本,获得稳定长时间的拉拔,精确地尺寸,较好的表面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拉丝模具是难以实现的。
金刚石拉丝模有两种,一种是天然金刚石拉丝模,另一种是人造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天然金刚石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拉制的线材表面光洁度很高,由于天然金刚石在结构上具有各向异性,导致其硬度也呈现各向异性,使模孔的磨损不均匀,制品不圆整,加之价格昂贵、稀少,其使用寿命偏差很大,一般用作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细线拉丝模或成品拉丝模。人造聚晶金刚石是无定向的多晶体,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在硬度上不存在各向异性,磨损均匀,模具使用寿命长,受到拉丝模厂家的青睐,但无论是天然金刚石还是聚晶金刚石,脆性都较大,在拉丝过程中容易开裂。
目前,由于国产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坯料制备技术和制造工艺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细粒度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坯料在烧结、应用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无论在质量上、规格上还是品种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达不到电线电缆成品模低粗糙度产品要求。
综上所述,本领域缺乏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聚晶金刚石拉丝模,所述拉丝模由聚晶金刚石微粉92~94wt%、粘合功能剂6~8wt%组成。
优选地,所述粘合功能剂由铁粉、镍粉、铝粉、锌粉、碳化钨粉、钴粉、钛粉、氮化硅晶须组成。
优选地,所述粘合功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铁粉25~27wt%、镍粉15~18wt%、铝粉2~4wt%、锌粉2~3wt%、碳化钨粉8~10wt%、钴粉26~30wt%、钛粉8~12wt%、氮化硅晶须4~6wt%。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功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铁粉25wt%、镍粉18wt%、铝粉2wt%、锌粉3wt%、碳化钨粉10wt%、钴粉26wt%、钛粉12wt%、氮化硅晶须4wt%。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功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铁粉25wt%、镍粉16wt%、铝粉4wt%、锌粉2wt%、碳化钨粉10wt%、钴粉26wt%、钛粉11wt%、氮化硅晶须6wt%。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功能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铁粉27wt%、镍粉15wt%、铝粉4wt%、锌粉2wt%、碳化钨粉8wt%、钴粉30wt%、钛粉8wt%、氮化硅晶须6wt%。
优选地,所述碳化钨粉的粒度为0.4~0.5μm。
优选地,所述聚晶金刚石微粉的粒度为0.5~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酷勒威拉丝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酷勒威拉丝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3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镉镍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成型的旋流火炬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