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件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4039.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3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高锋;陈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恒升管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9/00 | 分类号: | B65D59/00;B65D81/05;B65D85/20;B08B1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杨学强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件保 护套 | ||
本发明涉及管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件保护套,包括用于套设在管件的端口部位外壁上的端口包围圈保护板、与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在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轴向上间隔分布并用于套设住所述管件外壁上的主体包围圈保护板以及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和所述主体包围圈保护板之间设置有的用于环绕在所述管件外围的沿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轴向延伸的加强连接筋板,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主体包围圈保护板和加强连接筋板均为注塑板且所述加强连接筋板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于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和主体包围圈保护板上,抗震缓冲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件保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管件的保护结构样式种类繁多,如申请号为20112041806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管端保护套,所述钢管管端保护套包括侧壁开口的开口式套筒和楔形块,所述开口式套筒侧壁上、开口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且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位置相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之间卡装有所述楔形块;
又如申请号为20112041810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管管端保护套,所述新型钢管管端保护套为侧壁开口的开口式套筒结构,在该开口式套筒结构的侧壁上、开口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在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内穿装有螺栓,从而将该开口式套筒结构侧壁上的开口两端连接在一起。
另外,硬管的外表面并不设置保护套,当在硬管长而重且硬管需要单人搬运的情况下,硬管被抗在肩上,部分会弯曲并与地面发生碰撞,会造成硬管的损伤。
现有的这些保护套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硬质的管件结构了,但是抗震缓冲性还不够好,碰到强的碰撞等时容易弄伤管件本身。另外,这种保护套也不利于防尘、周转等。另外,对于管件主体部分的保护也是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缓冲性能更好的管件保护套。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件保护套,包括用于套设在管件的端口部位外壁上的端口包围圈保护板、与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在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轴向上间隔分布并用于套设住所述管件外壁上的主体包围圈保护板以及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和所述主体包围圈保护板之间设置有的用于环绕在所述管件外围的沿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轴向延伸的加强连接筋板,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主体包围圈保护板和加强连接筋板均为注塑板且所述加强连接筋板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于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和主体包围圈保护板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和所述主体包围圈保护板均呈圆柱筒状。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内壁上一体连接有用于挡住管件端口的防尘盖板,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和所述防尘盖板包围形成一个端盖并形成有用于包住管件端口部位的半包围区域。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防尘盖板处于所述端盖的半包围区域内的表面部分一体连接有沿端口包围圈保护板轴向延伸并能沿着管件端口插入到管件中的柱塞。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柱塞外周部上形成有用于在管件中进行旋拧以进出管件的外螺纹。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所述端口包围圈保护板的外围环绕有的外围端口包围圈保护板,所述外围端口包围圈保护板的内壁和端口包围圈保护板的外壁之间一体连接有沿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径向延伸的若干端口径向加强筋。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所述主体包围圈保护板的外围环绕有的外围主体包围圈保护板,所述外围主体包围圈保护板的内壁和所述主体包围圈保护板的内壁之间一体连接有沿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径向延伸的若干主体径向加强筋。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外围端口包围圈保护板和所述外围主体包围圈保护板在端口包围圈保护板轴向相邻的端部之间一体连接有沿端口包围圈保护板轴向延伸的若干外围加强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恒升管件有限公司,未经德清恒升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反射红外滤光器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钢板缺陷采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