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转辙机健康度评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072.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捷全;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Q10/00;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机器 学习 进行 转辙机 健康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转辙机健康度评估的方法,涉及转辙机健康度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收集:在对转辙机的设备进行检测前,可以通过转辙机的说明书来收集转辙机的相关数据,包括零部件更换周期、动力机构磨损系数、润滑油加注周期等相关数据;S2、人工检查:工作人员在检测时,先拆开转辙机的机盖,然后利用专用的电路检测装置对转辙机电力线路的稳定性进行检查。在本发明中,通过结合人员检测经验和理论数值,能够更加全面的对转辙机的健康度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评估,同时通过设计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机自动计算程序,在导入数据后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该设备磨损的实际数值,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辙机健康度评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转辙机健康度评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转辙机是指用以可靠地转换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锁闭道岔尖轨,反映道岔位置的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它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动力转辙机应有足够大的转换力,在解锁状态下,能带动道岔尖轨转换位置;当尖轨受阻不能转换到底时,在值班员的操纵下能随时使道岔尖轨回到原位,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没有达到规定的密贴程度时,不应进行锁闭,不锁闭不能使道岔转换过程终了;一旦锁闭,应保证道岔不致因列车通过时的震动而解锁移位,动力转辙机要能正确反映道岔的位置,只有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达到规定的密贴程度并锁闭道岔后,才能发出道岔相应位置的表示,道岔被挤后,应有挤岔表示,转辙机不经人工恢复,不能再转换道岔。
转辙机是一种用于改变轨道道岔的自动化设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轨道运输量越来越大,针对不同方向的列车,轨道道岔每天也会不间断的持续运行,长时间的不断变轨切换,对转辙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轨道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转辙机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可以稳定的运行,保证来往列车行进轨道的准确性,目前现有的检测方式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检测,通过拆装设备,观察其内部结构情况,再根据内部的磨损状况来判定设备的健康状态,这种检测方式既不准确,同时也很有可能出现误判的情况,实际评估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偏差,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转辙机健康度评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现有的检测方式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检测,通过拆装设备,观察其内部结构情况,再根据内部的磨损状况来判定设备的健康状态,这种检测方式既不准确,同时也很有可能出现误判的情况,实际评估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偏差等缺陷,提供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转辙机健康度评估的方法。所述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转辙机健康度评估的方法通过结合人员检测经验和理论数值,能够对转辙机的健康度有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转辙机健康度评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收集:在对转辙机的设备进行检测前,可以通过转辙机的说明书来收集转辙机的相关数据,包括零部件更换周期、动力机构磨损系数、润滑油加注周期等相关数据;
S2、人工检查:工作人员在检测时,先拆开转辙机的机盖,然后利用专用的电路检测装置对转辙机电力线路的稳定性进行检查,电路检测期间,利用临时控制装置控制转辙机进行工作,使其运转一个工作周期,记录其工作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电路数值的变化;
S3、设计算法:根据上述步骤收集的转辙机相关数据,利用计算机设备设计出一种转辙机健康度算法,其中各种算法公式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磨损状态=实际运转工作周期×磨损系数;
传动机构耐磨性为:
零件剩余寿命=理论使用周期-实际使用周期;
S4、数据计算:将S3中设计的算法导入计算机的软件计算程序中,并对其计算公式进行保存,然后再请计算机编程人员将其设计成一套完成的计算软件,在程序编辑完成后,可以将转辙机的实际数据导入计算程序中进行自动计算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