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窗防夹报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162.8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莫维华;吕志强;郎静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40 | 分类号: | E05F15/40;B60Q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窗 报警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窗防夹报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包括:检测车窗当前状态;如果在车窗上升过程中,检测是否发生防夹事件,如果发生防夹事件,中止车窗上升,发送第一报警信号;在车窗上升过程中,检测是否触发所述车窗的防夹功能;当所述车窗的防夹功能被触发,中止所述车窗上升,并发送第一报警信号。如果驾驶员或者乘客按动关闭车窗的按钮,自动控制车窗上升;如果在车窗上升过程中,发生防夹事件,就会中止车窗上升,发送第一报警信号提醒驾驶员或者乘客注意。所述车窗防夹报警方法能在用户触发防夹功能后,发送所述第一报警信号,增加相应的警示提醒功能,达到增强防夹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窗防夹报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升降车窗方案在汽车上的普及,手摇式升降方案已基本上退出了舞台。在电动升降方案中,自动升降相较于手动升降,在安全性方面有着更多的考量,在触发防夹功能的时候,现有防夹功能没有相应的警示,特别是在四门都具备自动的时候,后排如果有小孩进行误触,驾驶员不能及时发现,一旦防夹功能失效,后果不堪设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一种车窗防夹报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一种车窗防夹报警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能够根据在触发防夹检测后,增加了相应的警示提醒功能,达到了增强防夹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功能的车窗防夹报警方法。包括:
在车窗上升过程中,检测是否发生防夹事件,如果发生防夹事件,中止车窗上升,发送第一报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窗防夹报警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只要车辆处于供电状态,无论车辆发动机是否开启,所述车窗防夹报警都会自动开启,实时检测车窗的的当前状态并获取车窗状态信号,如果驾驶员或者乘客按动关闭车窗的按钮,接收到关闭车窗信号,就会自动控制车窗上升;如果在车窗上升过程中,发生防夹事件,就会中止车窗上升,发送第一报警信号提醒驾驶员或者乘客注意。所述车窗防夹报警方法能在用户触发防夹功能后,发送所述第一报警信号,增加相应的警示提醒功能,达到增强防夹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窗防夹报警方法,还包括获取用于检测车窗当前状态的车窗状态信号,所述车窗状态信号包括以下之一:车窗关闭状态,所述车窗关闭状态为当前车窗完全关闭;车窗全开状态,所述车窗全开状态为当前车窗完全打开;车窗半开状态,所述车窗半开状态为去除所述车窗关闭状态和去除所述车窗全开状态的所有状态,所述防夹事件为有车窗自动上升功能的门窗系统当遇到物体阻碍上升时,实现防夹自动回弹功能,所述防夹事件总是发生在所述车窗半开半闭状态,当车窗在上升期间且未达到车窗完全关闭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所述防夹事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窗防夹报警方法,所述第一报警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显示信号,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包括发生所述防夹事件的第一车窗位置提示信号和第一文字信息提示信号;所述防夹事件的第一车窗位置提示信号提示驾驶员发生防夹事件的具体位置在哪一个车窗,所述第一文字信息提示信号用文显示的形式提示驾驶员发生防夹时间的具体位置在哪一个车窗,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在车辆的中控台上;所述第一报警信号还包括第一蜂鸣信号,所述第一蜂鸣信号警示驾驶员发生需要引起关注的突发事件,提示驾驶员查看车辆中控台或仪表以获取进一步的警告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窗防夹报警方法,还包括:如果发生所述防夹事件,检测车辆发动机启停状态,获得发动机启停信号;当所述发动机启停信号发生变化时,获取车窗状态信号;如果存在车窗未关闭,发送第二报警信号。所述发动机启停信号发生变化包括车辆发动机启动和发动机停止两个转变瞬间,当发动机启停状态发生变化时,检测车窗是否未关闭,如果没关闭,发送第二报警信号,能达到在开车时和停车时再一次提醒驾驶员车窗未关闭,提醒驾驶员处理可能发生的防夹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