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导入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254.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祥森;王旭;麻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智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姜精斌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导入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导入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excel数据文件,所述excel数据文件中记录有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和待导入文件的位置信息;解析所述excel数据文件,获取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和待导入文件;通过调用Teamcenter底层的ITK函数,将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和待导入文件导入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中。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满足企业不同的零组件类型、自定义属性和数据集的快速导入,通用性较强,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数据导入,从而实现PLM系统的快速切换,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导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系统之前都会有非常多的产品设计图纸、零组件编码、模型文件、技术文档等资料,如何能够保障在PLM系统上线后能够快速复用这些资料是PLM系统上线后的一个难题。
目前,有太多的企业都是安排专人、专门的时间来做历史数据的导入工作,一般是在系统中手动逐个创建零组件,在创建零组件时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类型,零组件创建后,还需要逐个手动填写对应的属性信息,零组件创建后,还需要将本地电脑上相应的文件(比如:word文件、AutoCAD图纸等)上传到系统中,过程繁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所需要的时间周期也较长、效率低且错误率高。因此,现有技术缺少高效的数据导入方法,以实现PLM系统快速切换上线,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高效的数据导入方法,不能实现PLM系统快速切换上线,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导入方法,包括:
获取excel数据文件,所述excel数据文件中记录有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和待导入文件的位置信息;
解析所述excel数据文件,获取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和待导入文件;
通过调用Teamcenter底层的ITK函数,将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和待导入文件导入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系统中。
可选的,每个所述excel数据文件对应一种类型的零组件;
所述获取excel数据文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excel数据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其中所述文件夹的名称携带零组件的类型;
从所述文件夹中获取所述excel数据文件。
可选的,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待导入零组件的编码、零组件的所有者信息和待导入零组件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通过调用Teamcenter底层的ITK函数,将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导入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包括:
根据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编码,确定所述PLM系统中是否存储有所述待导入零组件;
在确定所述PLM系统中未存储有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情况下,利用PLM系统中的零组件相关属性与所述excel数据文件中各列表头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UserService调用Teamcenter底层的ITK函数,将所述待导入零组件的参数数据导入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
可选的,所述PLM系统中的零组件相关属性与所述excel数据文件中各列表头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PLM系统中的Item属性对象与所述excel数据文件中列表头以Item为开头的参数数据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智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大唐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智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