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示踪固化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274.3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昕;陈再;胡正;裴续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43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茆学光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固化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示踪固化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淤泥示踪固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改性材料60%~80%;聚合硫酸铁5%~20%;活性炭10%~20%;同位素15N1‰~1%;改性材料的制备:(1)将40%~60%的活性CaCO3、20%~30%的活性Al2O9Si3,10%~20%的活性SiO2,10%~20%的活性MgCO3、5%~10%的活性CaO和5%~10%的活性MgO混合在1100~1400℃回转窑中煅烧4小时得到烧结物;(2)将得到的烧结物研磨过筛,粒径D90≤20μm,即可得到改性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淤泥示踪固化剂具有较强的脱水性,可以有效吸附淤泥中有机质和重金属,淤泥示踪固化剂中的示踪材料能够留存在固化后淤泥中,并通过示踪检测技术检测出,达到对淤泥是否经过固化处理的甄别及固化处理后淤泥去向追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示踪固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国家发布《水十条》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来,全国河湖管网清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大量清淤淤泥亟待处置。河湖管网因其纳污的功能,底部淤泥大多含有有机质、重金属等污染物,如果不对清淤的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势必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淤泥未经处置直接偷倒造成环境污染的报道屡见不鲜。
固化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淤泥处理技术。通过向淤泥中添加固化材料并搅拌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固化材料能够破坏淤泥中有机质细胞的细胞壁,释放胞内水,并通过一系列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在淤泥颗粒之间形成网链,有毒有害物质水化后产生的结晶类产物则固定在网链之中,淤泥转化成类似土壤或胶结强度很大的固体。固化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有效地降低淤泥含水率,减小淤泥体积,减少最终填埋或其他处置方式的占地面积;2.固化后的淤泥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3.物理化学反应使得淤泥有机质细胞失去活性,起到降污作用。
专利文献CN102557545A公开了一种淤泥固化剂及使用淤泥固化剂的淤泥固化方法。该淤泥固化剂加入到淤泥中,可以使淤泥含水率低,解决淤泥的弱酸性问题。
专利文献CN108314280A公开了一种淤泥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淤泥固化剂具有操作简单、脱水效果好、去除微生物和重金属效果好的优点。
固化技术能够对淤泥进行有效处置,但固化后的淤泥去向问题同样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无论是固化淤泥填埋弃置还是资源化利用,应当有一定的去向监管,只有保证了淤泥不随意弃置,全过程监控,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淤泥污染处置。现有淤泥固化技术注重处置效果地提升,如果在保证淤泥固化效果的基础上,引入示踪技术,做到处置后淤泥去向监控,对淤泥处置和环境保护有着深远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淤泥示踪固化剂及其使用方法,具有较强的脱水性,可以有效吸附淤泥中有机质和重金属,实现淤泥是否经过固化处理的甄别及固化处理后淤泥去向追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淤泥示踪固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
上述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改性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40%~60%的活性CaCO3、20%~30%的活性Al2O9Si3,10%~20%的活性SiO2,10%~20%的活性MgCO3、5%~10%的活性CaO和5%~10%的活性MgO混合在1100℃回转窑中煅烧4小时得到烧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