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涌水引流回灌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575.6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坤;刘璇;万廷荣;张思斌;覃鹤;卢华;甘衡;周雨婷;施正阳;赵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7/02;E02D17/04;E02D5/7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延安南路1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引流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涌水引流回灌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挖掘回灌井和沉淀池,回灌井、沉淀池的深度均大于基坑预定深度,在沉淀池底部铺设鹅卵石层;设置增压泵和排水泵,增压泵入口端通过取水管伸入沉淀池内,增压泵出口端通过回灌管伸入回灌井内;排水泵入口端通过抽水管伸入基坑内,排水泵出口端通过排水管伸入沉淀池内,在挖掘基坑过程中,通过排水泵将涌入基坑内的地下水输送至沉淀池内沉淀,再通过增压泵将水回灌至地下。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对地下土体结构和地下水体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使经过施工后的区域仍然存赋有充沛的地下水,降低了基坑及其周边建筑物设施出现沉降的风险,经济环保,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涌水引流回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等领域中涉及到的深基坑(1)问题越来越多,在基坑挖掘施工过程中,经常遭遇地下水渗透或涌出的情况,若不将地下水及时排除则容易造成施工事故,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水泵直接将渗透出的地下水抽取出来以后再排除,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对地下土体结构造成破坏,引起基坑沉降,并且由于抽取了大量的地下水,对周围地区的土体结构也造成影响,引起周边建筑物等设置产生沉降,更严重的,还使该区域地下水枯竭,影响了该区域的生态坏境,因此,迫切需要改进一种基坑地下水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涌水引流回灌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放空洞仿真模拟调试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与基坑挖掘目标地相邻近的区域先后钻攻或挖掘形成回灌井和沉淀池,所述回灌井、沉淀池的深度均大于基坑预定深度,并且在所述沉淀池底部铺设一层鹅卵石层;
步骤二:提供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入口端连接有取水管,所述增压泵出口端连接有回灌管,所述取水管伸入所述沉淀池内,所述回灌管伸入所述回灌井内;
步骤三:提供排水泵,所述排水泵入口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排水泵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将所述排水管伸入所述沉淀池内,在步骤一中所述目标地区挖掘土石方至基坑预定深度形成基坑,同时,在基坑挖掘过程中,将所述抽水管伸入基坑内,并通过所述排水泵将涌入基坑内的地下水输送至沉淀池内,在用户需要时,再通过所述增压泵将经过所述沉淀池沉淀后的地下水回灌至地下,直至基坑挖掘施工结束。
步骤一中所述回灌井的深度是基坑预定深度的3.5倍以上。
步骤一中所述沉淀池的深度是基坑预定深度的2倍以上。
步骤一中所述鹅卵石层厚度为300mm至500mm。
所述回灌井与基坑挖掘目标地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沉淀池与基坑挖掘目标地之间的相对距离。
所述回灌井与沉淀池之间的相对距离为3m至5m。
所述沉淀池池底面积是所述基坑坑底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所述基坑涌水引流回灌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挖掘土石方形成基坑的过程中,同时在所述基坑内壁上采用锚杆、锚网和喷射混凝土的方式施工形成锚喷支护体系。
所述基坑坑口整体为矩形或正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软件联网加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核酸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