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家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建筑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24576.0 申请日: 2020-10-20
公开(公告)号: CN112258021B 公开(公告)日: 2023-06-06
发明(设计)人: 陈磊;陈彦宇;张天翼;张娣玲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Q10/0639 分类号: G06Q10/0639;G06Q50/08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马贵香
地址: 71004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家庭 燃料电池 热电 建筑 能效 评估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家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建筑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用于燃料电池建筑物设计及运营阶段的能效评估方法,首先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配置和能效评价,再对其进行优化,详细的用数学方法将建筑基础能效和能量利用率效率相结合,确定了能效等级,并给出了建筑物评价基准,从而在全过程对建筑物进行较为全面能效评估,可在设计阶段对设计指标进行能效评估,确定方案的能效等级,同时,在运行阶段可以确定建筑内部多尺度指标统计,并给出建筑物评价基准,从而在全过程对建筑物较为全面评估其能源利用率;同时,还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设计初期及时进行诊断,及时调整有关参数,并在运行阶段实时进行优化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建功能系统配置及筑物能效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家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建筑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筑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耗的20—40%,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建筑能耗占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建筑与工业、交通成为能源使用的三大主力行业,其中又以建筑节能的潜力最为巨大到2030年,全球建筑领域可形成每年60亿吨CO2当量的减排潜力,建筑节能是未来减少CO2排放,解决全球能源困境的重要途经,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低能耗、低排放,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

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无论从宏观国家层面上,还是从微观区域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国家层面上建筑节能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性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从区域层面上,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建筑总量的上升成为必然的趋势,城镇化率的提升使得建筑能耗在全社会终端能耗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从长远来看,为减少碳排放,一方面需要进行节能,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渐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

燃料电池可以高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产生的热能可以回收利用,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特别是氢燃料电池,由于其良好的工作特性,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燃料电池,在家庭热电联产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利用燃料电池给热电联产系统供热、电的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存在热电供需总量不匹配、能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并据此给优化系统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家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建筑的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对使用家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居住建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能效评估以及节能诊断,分别从设计和运营两个阶段对居住建筑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完备的评价,同时对于影响其能效水平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为相关系统或设备的优化运行管理提供指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家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建筑的能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确定采用燃料电池的能源系统中能源转换环节、能源传输环节以及能源储存环节的能源利用率,结合需求结构因素、系统配置方案因素以及可再生能源因素,得到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所述能源包括外购电、天然气、燃料电池用氢气以及CHP热电联产机组;

S200,建立S100所述综合能源系统配置阶段的综合指标体系;即能源转换环节的效率G、能源传输环节损失的能量占所有一次能源消耗的比例T、储能环节损失的能量占所有一次能源消耗S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ηtotal的关系,

S300,根据S200所得配置阶段的综合指标体系,分别对需求结构因素、系统配置方案因素、可再生能源因素进行优化符合实际工况最优结果后,得到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供应环节、能源转换环节和能源需求环节之间的关系;

S400,获取经过S300优化后的综合能源系统实际运行参数,包括冷、热、电等能源系统的指标体系和重要设备的能效指标,计算其各项指标;

S500,根据S400所得结果,收集综合能源系统所供用户不同时间的用电数据,对不同年份同一月份的用能指标进行分级,用电情况进行能效评估,获得最终能效评估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