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791.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9C70/4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王卫婷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热压 成型 模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模具主体开粗,模具主体和焊接框架焊接以及模具整体去应力的工序,所述模具主体和焊接框架在焊接前先进行预热。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降低在焊接时热影响区的温度差别,减小焊接热应力,从而减小了焊接后模具结构的变形量,提高了焊接后的模具尺寸的精确度,无需进行二次开粗和二次去应力,有效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节能减排需求的提高,碳纤维因具有增强、减重的高性能而被用于与钢板共同制作汽车零部件。由于热压罐成型工艺产品的质量较高,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大都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而模具是影响制品成型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有的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为满足热压罐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的要求,通常将模具做成薄壁型式,底部支撑焊接框架,如图1所示。这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主要分为两部分:模具主体和焊接框架。其中,模具主体与焊接框架通过焊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现有的上述薄壁型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1.模具主体开粗,2.常温条件下模具主体与焊接框架进行焊接,3.模具整体去应力,4.模具二次开粗,5.模具二次去应力,及后续精加工处理。上述模具制造方法存在如下缺点:模具主体和焊接框架在常温下焊接,焊接应力大,导致模具结构变形量大,焊接后需要进行二次开粗和二次去应力,整个操作工序较多,加工周期较长,加工费用高,不利于模具的开发及结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开发周期长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模具主体开粗,模具主体和焊接框架焊接以及焊接后的模具整体去应力的工序,所述模具主体和焊接框架在焊接前先进行预热。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100~20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模具半精加工和模具精加工的工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模具配模的工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模具检验的工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采用所述的制造方法加工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通过模具主体和焊接框架在焊接前先进行预热的工序设计,降低了在焊接时热影响区的温度差别,减小焊接热应力,从而减小了焊接后模具结构的变形量,提高了焊接后的模具尺寸的精确度,无需进行二次开粗和二次去应力,有效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模具主体,2.焊接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所述成型模具适用于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1)模具主体开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生料均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