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5301.9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凯雄;张鹏;林曜;万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50/20;G06F17/18;G16H10/2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解波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危 胃肠 间质 患者 术后 复发 风险 评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高危GIST患者术前血液学指标及术后病理指标的原始临床数据;
对原始临床数据进行预处理,计算得到预处理指标;根据原始临床数据和所述预处理指标计算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
根据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结果对特定的患者个体分别进行定性以及定量的预测评分,评估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肿瘤后预后和靶向治疗获益,提供预测和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术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Ki-67(LI);所述预处理指标包括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免疫炎症反应指标、De Ritis率(AST/ALT)及营养预后指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原始临床数据和所述预处理指标计算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之前还包括:利用LASSO-COX回归模型的方法从原始临床数据和所述预处理指标中获得年龄、肿瘤大小、核分裂象、纤维蛋白原、营养预后指数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的指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计算公式为: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2.7*年龄(41-50)OR 4.0*年龄(51-60)OR 4.1*年龄(61-70)OR 6.3*年龄(70)+4.0*肿瘤大小(18)+5.3*核分裂象(10)+4.5*纤维蛋白原(2.0-2.5)OR 4.7*纤维蛋白原(2.5-3.0)OR 5.8*纤维蛋白原(3.0-3.5)OR 9.8*纤维蛋白原(3.5-4.0)OR 10.0*纤维蛋白原(4.0)+3.5*营养预后指数(≤48.0)+4.3*血小板淋巴细胞比(27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术前血液学指标采集时间为手术前7天以内的化验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始临床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数据洗脱、优化、脱敏及整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与预后的关系对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选取一个分界值,根据患者的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与所述分界值的大小关系,将患者对象分为普通高危GIST患者和极高危GIST患者。
8.一种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高危GIST患者术前血液学指标及术后病理指标的原始临床数据,所述原始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术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Ki-67(LI);
模型计算模块,用于对原始临床数据进行预处理,计算得到预处理指标,同时根据原始临床数据和所述预处理指标计算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所述预处理指标包括血小板淋巴细胞比、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免疫炎症反应指标、De Ritis率(AST/ALT)及营养预后指数;
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根据高危间质瘤复发风险评分结果对特定的患者个体分别进行定性以及定量的预测评分,评估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肿瘤后预后和靶向治疗获益,提供预测和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3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尾气液化滴落的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密封真空吸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