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网的拼接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5491.4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礼德滤材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8B2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田媛 |
地址: | 2152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拼接 检测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网的拼接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该检测方法包括:对拼接完成的螺旋网施加张紧力,使螺旋网中所有已拼接的网圈张开,并对其中一行或多行网圈的形态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异常时报警。该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张紧机构;检测机构,用于对螺旋网中一行或多行已拼接的网圈形态进行检测,并反馈检测信息;控制系统,与检测机构信号相连,用于接收并分析该检测信息、输出检测结果;报警机构,当所述的检测结果为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能够辅助工人对经过拼接工序的螺旋网进行检测,当网圈出现错穿或漏穿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工人及时处理,从而能够保证成品螺旋网的品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螺旋网拼接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螺旋网是一种常见的过滤材料,通常由高分子塑料,如PP、聚酯纤维等制成,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过滤材料的加工中。中国专利CN02203004.2就公开了一种螺旋网结构。螺旋网由多片螺旋网片材沿着X方向顺序拼接而成,螺旋网包括位于各螺旋网片材的两侧边缘且用于穿丝的两行边缘网圈以及位于所述边缘网圈内侧且相互交叠的多行已拼接的中间网圈。通常螺旋网的加工过程,需要先由单丝通过绕环机形成螺旋结构的环,再将螺旋结构的环在联网机上实现交叠,之后由联网机自动向交叠的环中引入单丝从而形成螺旋网片材,每幅螺旋网片材由30根左旋螺旋结构的环与30根右旋螺旋结构的环并联,长度在20厘米左右,具体结构见图1。然而螺旋网作为过滤材料使用时需要的面积较大,而传统设备不能一次性生产足够长的螺旋网,只能通过拼接工序拼接出更长的螺旋网。传统拼接工序都是工人站立,面对联网机进行操作,联网机负责生产螺旋网片材,下游设有用于将片材拼接成网的联网平台,联网平台具有一定的宽度和高度,在进行两片螺旋网拼接时,需要人工将两幅螺旋网片材的边缘网圈交叠,不符合人体工学,需要弯腰并手动引丝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易产生人为性的操作失误,使得螺旋网中部分网圈存在漏穿或错穿现象,而在实际生产中,除目测外,又无其他针对螺旋网的有效检测手段,如未能将上述的漏穿和错穿网圈进行及时处理,会造成成品螺旋网质量等级的下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出螺旋网经拼接工序而产生漏穿或错穿网圈的方法和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网的拼接检测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对拼接完成的螺旋网施加张紧力,使所有已拼接的网圈张开,并对其中一行或多行网圈的形态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形态检测包括:在螺旋网的侧面,采用平行于行方向的光束从完成拼接工序的两片螺旋网的边缘网圈的一端向另一端照射,并检测穿过该边缘网圈到达接收器的光束强度,若接收的光束强度低于设定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形态检测包括:采集螺旋网正面或背面的图像信息,并将所述的图像信息与标准螺旋网图片进行比对分析,在相应指标偏离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图像信息至少包含一行经过拼接工序连接的边缘网圈的图像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标准螺旋网的图片通过连续采集标定距离的标准螺旋网并进行计算机训练获得,所述的标定距离大于等于三个螺旋网片材的长度。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螺旋网的检测设备,所述的检测设备包括:
机架;
张紧机构,用于对拼接后的螺旋网提供沿X方向上的张紧力,使螺旋网中已拼接的网圈张开;
检测机构,用于对螺旋网中一行或多行已拼接的网圈形态进行检测,并向控制系统反馈检测信息;
控制系统,与所述的检测机构信号相连,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的检测信息、输出检测结果;
报警机构,当所述的检测结果为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礼德滤材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礼德滤材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