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5880.7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莫妲;张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油路 燃油 喷嘴 活门 密封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其包括:供油接嘴;副喷嘴接口;设置于供油接嘴与副喷嘴接口之间的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腔;固定于容腔内的开启门衬,开启门衬上设有联通于供油接嘴和副喷嘴接口的多个漏油孔;穿过开启门衬且可相对移动的柱塞,柱塞通过开启弹簧支撑于开启门衬上;设置于开启门衬相对于燃油进口一侧的油滤,油滤覆盖漏油孔;开启门衬具有指向于柱塞的凸起,柱塞上具有适配于凸起的凹槽以及一锥形密封面,且凹槽内设有软性密封介质,开启门衬设有与锥形密封面相适配的锥形倒角;当自供油接嘴流入的燃油达不到预定压力时,凸起接触于软件密封介质,使得燃油能够贮存于开启门衬的供油接嘴一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燃油喷嘴是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关键部件,对发动机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结构示意图,该喷嘴活门结构10包括供油接嘴11、壳体12、活门13、油滤14、压紧弹簧15、密封垫16、副喷嘴接口17及密封圈18。活门13包括开启门衬131、柱塞132、限位套133、开启弹簧134及卡圈135。副喷嘴接口17包括锥面接嘴171和外接螺帽172。供油接嘴11与壳体12通过密封垫16保证了燃油不泄漏,供油接嘴11的下端面与压紧弹簧15接触并压紧,压紧弹簧15套在油滤14上,油滤14放置在开启门衬131上,柱塞132的外面按顺序装上开启门衬131、开启门簧134、限位套133、卡圈135和密封圈18。开启门衬131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漏油孔,其下端面与壳体12接触,其内柱面的底部有一光滑的倒角,该倒角与柱塞132紧密贴合,壳体12的下端面与副喷嘴接口17焊接于一体,外接螺帽172与副喷嘴连接。
喷嘴工作时,燃油通过供油接嘴11先经过油滤14被过滤后,经过开启门衬131上的漏油孔后,对柱塞132施加压力,柱塞132向下移动,供油压力增大时,柱塞132的移动距离增加,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活门13开启,燃油通过柱塞132和开启门衬131所形成的锥面缝隙流出,最后进入副喷嘴内,以较好的雾化形式喷出。当试验结束时,柱塞132回到初始位置,并与开启门衬131再次紧密贴合,将燃油密封在活门的上游。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喷嘴却存在如下缺点:
1)开启门衬和柱塞的密封锥面处需要的加工精度较高,增加了工艺难度、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
2)开启门衬和柱塞通过微小的锥面密封,当两者不同轴或加工精度不能得到保证时,或者柱塞多次往复运动后,锥面贴合较差,容易漏油,影响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以解决或减轻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副油路燃油喷嘴活门密封结构,所述活门密封结构包括:
供油接嘴;
副喷嘴接口;
设置于所述供油接嘴与副喷嘴接口之间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容腔;
固定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开启门衬,所述开启门衬上设有联通于供油接嘴和副喷嘴接口的多个漏油孔;
穿过所述开启门衬且与所述开启门衬可相对移动的柱塞,所述柱塞通过开启弹簧支撑于所述开启门衬上;以及
设置于所述开启门衬相对于燃油进口一侧的油滤,所述油滤覆盖所述漏油孔,用于对从供油接嘴进入的燃油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