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5953.2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袁超;范磊;王卫军;曹力铭;郭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辉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孟强 |
地址: | 411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巷道 围岩 支护 可拆卸 套管 | ||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包括第一端部套管、拼接套管、尾部套管和第二端部套管,第一端部套管、拼接套管和第二端部套管上均设有与尾部套管贯通的注浆通道,尾部套管上设有注浆口,注浆口与所述注浆通道连通,第一端部套管、拼接套管和尾部套管依次连接形成一级注浆套管,第二端部套管和尾部套管连接形成二级注浆套管,第一端部套管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支护结构中第二挡板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端部套管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支护结构中第三挡板的第二连接部。通过不同部件的拼接形成不同长度的所述一级注浆套管和所述二级注浆套管,能够为实现在不同深度的巷道围岩施加多次预紧力和加强支护效果提供了应用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围岩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因围岩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锚杆和锚索等支护结构在巷道围岩支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资源开采和机械、人员安全得到保障。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外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时最主要的支护方式仍为锚杆、锚索配合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方式。预应力锚杆能够给予浅部破碎岩体较强的支护力,维持巷道结构稳定;预应力锚索在结构长度和支护强度方面具有良好优势,锚固范围大。两者都以主动支护为支护理念,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控制岩体剧烈变形,为煤矿开采提供安全环境。与被动支护的方式相比较,预应力锚杆(索)支护不论是从材料成本、操作简易性和支护效果上都明显优于被动支护方式。
然而,随着资源开采向深部转移,巷道埋深越来越大,围岩应力不断增大,普通锚杆(索)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越发不明显,甚至失效。在现有的深部巷道锚杆(索)支护技术中,通常采取局部锚固、局部注浆形式,仅施加一次或者不施加预紧力,难以对不同深度的岩体进行差异性支护,忽视了深部高应力状态下巷道围岩力学结构的差异性,支护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通过不同部件的拼接形成不同长度的所述一级注浆套管和所述二级注浆套管,能够为实现在不同深度的巷道围岩施加多次预紧力和加强支护效果提供了应用基础。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包括第一端部套管、拼接套管、尾部套管和第二端部套管,所述第一端部套管、拼接套管和第二端部套管上均设有与尾部套管贯通的注浆通道,所述尾部套管上设有注浆口,所述注浆口与所述注浆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端部套管、拼接套管和尾部套管依次连接形成一级注浆套管,所述第二端部套管和尾部套管连接形成二级注浆套管,所述第一端部套管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支护结构中第二挡板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部套管上设有用于连接主体支护结构中第三挡板的第二连接部。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所述第一端部套管、拼接套管和第二端部套管上均设有与尾部套管贯通的渗流通道,所述渗流通道内设有用于反馈注浆情况的活塞组件。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所述第一端部套管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向所述渗流通道流入方向凸起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端部套管的渗流通道内设有与第一限位凸台相对的第一限位挡片,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上设有与渗流通道连通的第一凸台通孔。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所述第二端部套管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向所述渗流通道流入方向凸起的第二限位凸台,所述尾部套管的渗流通道内设有第二限位挡片,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上设有与渗流通道连通的第二凸台通孔。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设于活塞杆的一端且活塞头的直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可拆卸注浆套管,所述一级注浆套管中的活塞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拼接活塞杆和锚杆,所述二级注浆套管中的活塞杆为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5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