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保积分奖励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6286.X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抱朴再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26;G06F16/27;G06F16/2458;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义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环保 积分 奖励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保积分奖励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业务节点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物品回收数据,所述物品回收数据包括回收人、回收时间、物品名称、回收站点名称、物品照片以及回收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回收用户操作,接收回收用户输入的物品回收数据;所述业务节点根据所述物品回收数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预设积分奖励,并将所述物品回收数据进行上链流程。本申请通过在物品回收的关键环节,给予积分奖励;被奖励的用户可以用奖励的积分来支付物品回收数据上链的上链费用,从而达到鼓励用户将物品回收数据上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保积分奖励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并列为未来科技的三大技术。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对等网络,用开源软件把密码学原理、时序数据和共识机制相结合,来保障分布式数据库中各节点的连贯和持续,使信息能即时验证、可追溯,但难以篡改和无法屏蔽,从而创造了一套隐私、高效、安全的共享价值体系。
在物品回收领域,整个回收链条包括物品回收、工厂处理、工厂再生产以及新物品销售等环节。当这些环节的信息存储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中,被篡改的风险较大;数据被篡改后,无法知道新物品是否是回收后的物品处理后得到;此外,也面临监管困难的问题。
将物品的回收流程上链,能解决数据被篡改的问题;但是数据上链,需要占用区块链系统的网络资源和CPU资源,就需要支付给区块链系统一些费用。
此时,如何鼓励物品回收的参与者,也是将这些数据上链,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能直接将上述内容理解为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保积分奖励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在物品回收的关键环节,给予积分奖励;被奖励的用户可以用奖励的积分来支付物品回收数据上链的上链费用,从而达到鼓励用户将物品回收数据上链的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环保积分奖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业务节点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物品回收数据,所述物品回收数据包括回收人、回收时间、物品名称、回收站点名称、物品照片以及回收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回收用户操作,接收回收用户输入的物品回收数据;
所述业务节点根据所述物品回收数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预设积分奖励,并将所述物品回收数据进行上链流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业务节点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物品处理数据,所述物品处理数据包括工厂名称、处理人、成品名称、成品照片、成品时间以及成品数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工厂用户操作,接收工厂用户输入的物品处理数据;所述业务节点根据所述物品处理数据,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预设积分奖励,并将所述物品处理数据进行上链流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业务节点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成品销售数据,所述成品销售数据包括成品名称、销售网点名称、成品照片、成品名称、销售时间以及销售成品数量;其中,所述第三终端响应于销售用户操作,接收销售用户输入的成品销售数据;所述业务节点根据所述成品销售数据,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三预设积分奖励,并将所述成品销售数据进行上链流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业务节点调用积分奖励智能合约,将积分奖励地址上的积分转入被奖励终端的地址上;其中,所述积分奖励智能合约存储有积分奖励方式,积分奖励的数量与所述物品回收数据中的物品名称和回收数量、所述物品处理数据中的成品名称和成品数量、所述成品销售数据中的成品名称和销售成品数量正相关。
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以及所述第三终端均为经过全球回收标准认证机构认证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抱朴再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抱朴再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62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