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烯烃歧化反应的催化剂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6304.4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3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董静;刘苏;王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30 | 分类号: | B01J23/30;B01J29/03;B01J35/02;B01J21/10;B01J23/02;C07C6/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张宝香;彭晓玲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烯烃 反应 催化剂 颗粒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烯烃歧化反应的催化剂颗粒,其中,该催化剂颗粒呈至少两层的多层结构,任意相邻两层分别为歧化催化剂层和异构化催化剂层,相邻的歧化催化剂层和异构化催化剂层的厚度比例为(1:1)~(1:5);
所述的催化剂颗粒的总厚度为2.5mm~6.0mm,径向长度为1.8mm~6.0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歧化催化剂层和异构化催化剂层的厚度比例为(1:2)~(1: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颗粒为圆柱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颗粒为两层结构或三层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堆积密度为0.6~1.1g/mL。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堆积密度为0.7~1.0g/mL。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歧化催化剂为钨基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1)85~95份的载体,
(2)5~15份的氧化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选自SiO2和介孔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分子筛为含硅介孔分子筛。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分子筛选自MCM分子筛、SBA分子筛、HMS分子筛、MSU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构化催化剂为碱土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锶和氧化钡中的至少一种。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构化催化剂为氧化镁。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颗粒中,歧化催化剂与异构化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1)~(1:12)。
14.按照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颗粒中,歧化催化剂与异构化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2)~(1:10)。
15.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分别准备歧化催化剂粉料和异构化催化剂粉料;
2)将步骤1)中的一种粉料成型,制成催化剂层A;
3)在催化剂层A的一底面上结合由步骤1)中的另一种粉料成型的催化剂层B;
4)任选地,利用步骤3)的方法,在步骤3)所得两层催化剂颗粒成型体基础上,结合其他催化剂层;
5)将催化剂颗粒成型体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颗粒。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歧化催化剂粉料的粒径为8~50目,所述异构化催化剂粉料的粒径为8~50目;和/或,步骤2)、步骤3)和步骤4)所述成型方法采用压片成型工艺。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歧化催化剂粉料成型时,采用第一粘合剂,所述第一粘合剂选自硅溶胶和铝溶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异构化催化剂粉料成型,采用第二粘合剂,所述第二粘合剂选自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63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