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合格再生建筑骨料整合固定转运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9066.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莉娜 |
主分类号: | B65F3/26 | 分类号: | B65F3/26;B65F3/00;B02C4/08;B02C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合格 再生 骨料 整合 固定 转运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合格再生建筑骨料整合固定转运机构,包括固定转运机构主体,所述固定转运机构主体包括转运车主体、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所述转运车主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转运车主体通过倾倒机构固定连接有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破碎机构,二号碎石轮和一号碎石轮同时旋转的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建筑垃圾被破碎成小颗粒,减少了建筑垃圾之间的缝隙,使得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每次转运能够存储更多量的建筑垃圾,而且便于建筑垃圾整合成合格再生建筑骨料,能够就近破碎进行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合格再生建筑骨料整合固定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淤泥以及弃料等。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正因为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所以其环节的考虑是更重要的。
建筑骨料亦称“集料”。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有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细骨料颗粒直径在0.16~5mm之间,一般采用天然砂,如河砂、海砂及山谷砂等,当缺乏天然砂时,也可用坚硬岩石磨碎的人工砂;粗骨料颗粒直径大于5mm,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在同样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高,但碎石是由岩石轧碎而成,成本较卵石为高。轻骨料混凝土中常用的粗骨料有浮石等天然多孔岩石,陶粒、膨胀矿渣等人造多孔骨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地上产生的建筑的垃圾越来越多,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筑垃圾会被集中拖运到指定地点进行再生建筑骨料,建筑垃圾因此能够变废为宝,大大保护了环境,节约能源的浪费。
但是,现有的建筑垃圾转运机构,需要工作人员将转运车开到指定地点将建筑垃圾拉走处理,由于垃圾之间的间隙比较大,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很快被装满,造成每次转运量都比较小,使得工作人员要来回多次拉运,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建筑垃圾合格再生建筑骨料整合固定转运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合格再生建筑骨料整合固定转运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垃圾转运机构,需要工作人员将转运车开到指定地点将建筑垃圾拉走处理,由于垃圾之间的间隙比较大,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很快被装满,造成每次转运量都比较小,使得工作人员要来回多次拉运,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合格再生建筑骨料整合固定转运机构,包括固定转运机构主体,所述固定转运机构主体包括转运车主体、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所述转运车主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转运车主体通过倾倒机构固定连接有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所述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边沿板,所述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一号碎石轮、二号碎石轮和一号碎石轮,所述一号碎石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圆形转杆,所述圆形转杆的外侧均匀套接有二号锥齿轮,且二号锥齿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二号锥齿轮的一侧啮合安装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二号碎石轮和一号碎石轮,所述固定杆的一侧通过轴承与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碎石轮的一侧与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边沿板顶端的一侧铰接安装有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拉环。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板的一侧铰接安装有一号固定板,所述建筑垃圾转运箱主体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心槽,所述通心槽和限位块形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莉娜,未经盛莉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