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冷分级筒式永磁涡流缓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9093.X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志;孔德善;刘震;李汶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H02K9/06;A6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分级 永磁 涡流 缓降器 | ||
本风冷分级筒式永磁涡流缓降器,具有底座、外壳、分级缓速装置和增速装置;分级缓速装置与增速装置设置在底座和外壳的空腔内,分级缓速装置包括导体转子、永磁体定子和转子从轴,永磁体定子按圆周等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为独立的永磁定子滑块,永磁体定子滑块与定子轴上设有定子滑槽相连,定子轴固定于外壳,永磁体定子滑块圆周设置有永磁体;增速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绳转轮和转子主轴,从动齿轮固定于转子从轴,主动齿轮与绳转轮固定于转子主轴。本发明永磁定子采用滑块设置达到按下降人数分级制动缓降的目的,结构紧凑,用于制动的永磁‑导体耦合结构产生磁力稳定,不易失效,没有物理摩擦损耗,可靠性高适用性强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层建筑逃生装置,特别设计一种风冷分级筒式永磁涡流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层突发火灾或者地震等灾害时,高层逃生装置可以帮助被困人员迅速脱险,所以高层逃生装置也广泛的普及。目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有离心摩擦式、间歇冲击式、液力阻尼式,但现有逃生装置在下落过程稳定性、设备故障率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在国家强制标准《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1部分:配备指南中,要求逃生缓降器在不高于15米的楼层配备标准为20人/套;因此需要缓降器多次重复使用或者同时承载多人使用,目前缓降器不能分级选择逃生人数,且绳索收回过程需要克服缓速机构做功,使缓降器的重复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在国家强制标准第2部分中,经高温处理后的下降实验要求在50℃±2℃条件下进行连续两次下降试验,可靠性试验要求在最大负荷下连续100次下降试验;对缓降器的整体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分级筒式永磁涡流缓降器,解决现有缓降器承载质量固定,不能分级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缓降器收绳缓慢,过程中需克服缓速做功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缓降器故障率高,下降过程速度不稳定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风冷分级筒式永磁涡流缓降器,具有底座10、外壳14、分级缓速装置和增速装置;底座10设有两个转轴孔用于固定转子主轴7与转子从轴4,外壳14正面设有扇形通风孔,用于散失缓降器产生热量,外壳14顶部设有上进风孔21,侧面设有侧进风孔22,底部设有过绳孔17;分级缓速装置与增速装置设置在底座10和外壳14的空腔内,分级缓速装置和增速装置固定在底座10上,分级缓速装置包括导体转子套筒、分级永磁定子和转子从轴4,分级永磁定子为圆筒形,分级永磁定子按圆周等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为独立的永磁定子滑块13,永磁定子滑块13与定子轴19上设有定子滑槽20相连,定子轴19固定于外壳14,永磁定子滑块13圆周设置有永磁体,永磁体N、S极交替圆周排列;导体转子套筒为内空圆筒形,圆筒通过连轴扇叶24与转子从轴4固定,导体转子套筒内壁材质为铜,外壁材质为铁;转子从轴4与定子轴19为同心排布,且转子导体与定子永磁体12之间存在气隙;增速装置包括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5、绳转轮8和转子主轴7,从动齿轮5固定于转子从轴4,主动齿轮6与绳转轮8固定于转子主轴7。
所述定子永磁体12形状为矩形;径向充磁,个数为偶数,定子永磁体12相邻永磁体的计划方向相反。
所述绳转轮8通过滑动轴承15与转子主轴7连接,转子主轴7固定在底座10上。
所述定子滑槽20为倒梯形,倒梯形推杆2嵌入滑槽中,可自由滑动,倒梯形滑槽可防止永磁定子滑块13滑出定子轴19。
所述导体转子套筒连轴扇叶24与转子背铁1同材质整体件,导体转子套筒通过轴承3与转子从轴4连接。
所述转子背铁1有高导磁率、低电导率材料制成;所述转子铜环11有高电导率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