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Nε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29095.9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季栋;李玉光;郭凯;张锴;石婷婷;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8 | 分类号: | C12P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反应器 制备 base sup | ||
1.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Nε-赖氨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赖氨酸溶解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A;将脂肪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B;将脂肪酶填充于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固定化酶微反应器的反应管中;混合溶液A中,赖氨酸的浓度为20mmol·L-1~200mmol·L-1,混合溶液B中,脂肪酸的浓度为5mmol·L-1~50mmol·L-1;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溶液A和溶液B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混合器中混合,然后进入固定化酶微反应器中进行酶催化赖氨酸酰胺化反应;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的按照流量体积比1:2~2:1泵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混合器中;所述固定化酶微反应器中的反应温度为25℃~60℃,反应停留时间为1~10min,所述的固定化酶微反应器中反应管道内径为2~4mm,长度为50~300mm;
步骤三:反应结束后,收集反应器流出液,取上层液,分离纯化,得到Nε-赖氨酸基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赖氨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脂肪酶为固定化的Novozyme435,粒径为0.3~0.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赖氨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脂肪酸选自辛酸、癸酸和月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赖氨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异辛烷、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赖氨酸基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分离纯化的方法为:取上层液,冰箱静置,析出未反应的脂肪酸,过滤,滤液旋蒸,真空干燥,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0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