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循环采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0232.0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5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廖钦洪;徐泽;杨贵军;杨海滨;李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地址: | 402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循环 采茶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循环采茶机构,包括集料器(1)、驱动链盘(2)、支撑链盘(3)、采茶机构壳体(4)、折断机构(5)、导向挡板(6)、折断锯齿(7)、操作手柄(8)、集料口以及链条;其中,所述折断机构(5)包括驱动支架(51)、固定支架(52)、折断片(54)、调节支架(53)以及紧固螺钉(55)。该机构以循环运动的方式降低设备自身内部刀具与刀具之间的往复冲击;以折断片(54)弹力以及折断锯齿(7)配合的折断方式进行茶叶采摘,保证断口平齐、提高茶叶的品质;以调节折断机构的方式使得设备可以适应不同品种、不同新老程度的茶叶状态;以尾部收集茶叶的方式降低使用者的肌肉疲劳,保证采茶效率以及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循环采茶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产茶大国,茶叶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中国茶叶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优美的造型、清香淡雅的风味,越来越被国内外市场认可、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
茶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和烘干等步骤,在传统加工方式中,上述步骤基本依靠人工手工操作;如采摘步骤,通常采用人工逐根采摘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采摘精度高,能够实现可靠的分级采摘、将老叶与嫩芽有效的区分开,保证良好的采摘品质,但是人工手工采茶效率低下,需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操作、人力成本投入高,且容易拉长茶叶的采摘周期、导致错过茶叶的最佳采收期。目前市场还采用剪断式采茶设备替代人工操作进行茶叶采摘,但剪断式采茶设备无法有效区分嫩芽与老叶,采摘时将嫩芽与老叶一并裁剪、从而使得茶叶的品质严重降低;同时,剪断式采茶设备采摘方式完全固定,无法适应不同品种、不同新老程度的茶叶状态。
并且,现有采茶设备采用刀片组件对茶叶进行切断、以此实现茶叶的采摘,刀片组件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刀片组成、多个刀片相对运动实现对茶叶的剪切动作,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多个刀片多次相对的往复冲击会使得刀片的刀刃变钝、刀片出现松动,最终导致剪切时多个刀片的刀刃之间存在缝隙或剪断后的茶叶断口面出现毛刺、甚至出现碎裂的情况;而茶叶断口面呈毛刺状或出现破裂情况会使茶叶断口处敞露面积增大、受损组织增加,从而导致浆料析出量增多、难以快速干燥封闭断口,浆液汇集在断口处无法快速干燥而被空气氧化,导致茶叶饮用时与沸水接触即显出褐红色(被氧化物),从而影响茶叶采摘品质以及引用口感;同时,段口面呈毛刺状或出现破裂情况也不利于采摘后的茶树的生长,加大后续维护种植的成本。
另外,刀刃之间的往复冲击运动还会加剧设备的老化程度,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循环采茶机构,该机构以循环运动的方式降低设备自身内部刀具与刀具之间的往复冲击;以折断的方式进行茶叶的采摘、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以调节折断机构的方式使得设备可以适应不同品种、不同新老程度的茶叶状态,从而保证其广泛的适用范围;以尾部收集茶叶的方式降低使用者的肌肉疲劳,从而保证采茶效率以及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教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收卷装置的皮带张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