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0479.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宏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39;H01R13/44;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水防触型 功能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内部均设有接电机构,所述接电机构包括开设于滑槽内部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底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接电板,所述插孔的侧壁嵌设有接电块,所述接电板的储备固定有接电囊,所述滑槽的内壁通过压紧弹簧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固定有防水带。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防水带,使得插座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绝开来,有效避免了水汽对插座内部环境的危害,而在防水带受到插头拉扯时,将会大幅形变而使得其上的接电槽展露出来,并且接电槽被插头封闭,并不会成为插座内部环境连接的通道,从而使得插座在接电和未接电时均处于与外部环境隔离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插座遍布于各种用电环境下,在水汽较重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插座若不做保护罩那么水汽将会进入到插座内部,从而使得插座内部环境受到水汽侵蚀,甚至导致内部线路短接,造成火灾等风险,而现有的防护罩自身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得插头接插不便,使用上存在不便,并且在接电时无法起到隔离水汽的效果,实际使用效果较差,因此亟需一种防水型插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插座进水影响用电安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内部均设有接电机构,所述接电机构包括开设于滑槽内部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底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有接电板,所述插孔的侧壁嵌设有接电块,所述接电板的储备固定有接电囊,所述滑槽的内壁通过压紧弹簧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固定有防水带,所述防水带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接电槽,所述密封环的内部设有稳定机构。
在上述的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中,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开设于密封环侧壁呈环形的填充槽,所述填充槽的侧壁固定有密封带,所述填充槽的内壁贯穿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槽,两个所述夹紧槽的内壁均固定有夹紧带。
在上述的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中,所述填充槽内部填充有电流变液,所述夹紧带、密封带和防水带均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接电囊由导电膜制成,所述接电囊的内部填充有水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防水带,使得插座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绝开来,有效避免了水汽对插座内部环境的危害,而在防水带受到插头拉扯时,将会大幅形变而使得其上的接电槽展露出来,并且接电槽被插头封闭,并不会成为插座内部环境连接的通道,从而使得插座在接电和未接电时均处于与外部环境隔离的状态,有效避免水汽干扰,并且使用时并不会对用户造成不便;
2、本发明中,通过在填充槽内部填充电流变液,使得正常接电后,电流变液将固化而膨胀,进而推动夹紧带形变,使得插头接电柱被有效夹紧,从而避免了插头轻易的脱离插座,保证接电过程的稳定,压紧弹簧的劲度系数较大,在外力拉扯下不会轻易的形变,因此能够一定程度的保证接电过程的稳定;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密封带,在电流变液膨胀时,密封带也会形变从而与插头壳体接触,进而使得插头接电柱与外部环境隔离,避免接电过程接电柱与水汽接触形成触电风险,使得用电过程更加安全;
4、本发明中,插头拔离插座时,密封环向滑槽内部移动,在不损伤插头线路状态下,推动过程较拉动过程更容易发力,用户使用更加方便,而拔出过程整个电路处于断电状态,不会在拔出过程造成意外触电,并且滑槽内部环境不会受到外部水汽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增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绝水防触型功能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宏,未经赵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0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