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术后血管再撕裂风险预测方法及其系统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1267.6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端端;张薛欢;李振锋;梅玉倩;梁世超;张栩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术后 血管 撕裂 风险 预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入术后血管再撕裂风险预测方法及其系统与设备,其中所述风险预测方法包括通过术前的血管的参数集,及经添加虚拟支架的仿真过程获得的虚拟术后的血管的参数集构建基于风险概率的预测模型,所述血管的参数通过三维血管模型获得。本发明可在术前模拟介入手术方案,并对手术方案执行后血管再撕裂风险做出准确预测,进而在术前对介入支架的选择做出科学统一的指导,助力克服目前个体化支架选择的不足,改善治疗效果,并为支架的设计改善提供科学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支架介入手术因为其治疗后的短中期效果良好,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临床上常使用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repair,TEVAR)已经成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介入手术在完成后,还易发生与介入器械相关的并发症,其中,介入术后血管再撕裂是一种支架介入之后由支架引起的血管再破裂,根据研究,术后血管再撕裂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如TEVAR术后,有发生I型鸟嘴征、支架引发远端新发裂口和术后逆撕A型等风险,这些并发症比夹层本身更加危险。根据研究,术后远端再撕裂的发病率为1.3%~34.8%,死亡率会高达28.6%。
目前针对支架介入手术后并发症如血管再撕裂等的预测因素研究多为临床回顾性研究,难以准确找出相关因素和影响关系,如部分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但不同研究得出的和血管再撕裂相关的危险因素并不统一;部分研究关注支架选择和血管再撕裂的发生之间的关系,但同时有其他研究表明支架的标称参数不能做为支架在血管腔内展开后状态的参考标准。因此目前针对血管再撕裂的预测因素研究并没有达到共识。
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现有研究考虑过使用预测模型对手术方案及手术方案执行后的情况进行模拟、预测。但实际测试发现,手术方案执行后,其治疗效果和虚拟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无法得到准确评估,也无法基于此预先得到优化的手术方案。
另一方面,现有部分回顾性研究表明,根据个体化特征选择合适的支架和合适的锚定区位置等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若能够得到准确、统一、全面的支架选择方案,有望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现有技术中仍然缺乏这种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介入术后血管再撕裂风险预测方法,其可以在手术执行前对介入术后的血管再撕裂风险做出准确预测,对介入支架的选择做出科学统一的指导;可以通过全面、准确、实时的支架介入和血管重塑模拟,助力克服目前个体化支架选择的不足,改善治疗效果,并为支架的设计改善提供科学指导。其能够在术前评估手术方案可能导致血管再撕裂发生的风险概率,为医生规避手术风险提供科学指导,提高了介入的手术安全性,保证其临床应用。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介入术后血管再撕裂风险预测方法,其包括通过术前的血管的参数集,及经添加虚拟支架的仿真过程获得的虚拟术后的血管的参数集构建基于风险概率的预测模型,所述血管的参数集基于三维血管模型获得。
其具体包括:
基于患者医学影像数据获得术前三维血管模型,基于虚拟支架仿真算法获得虚拟术后血管模型;
对术前三维血管模型和虚拟术后血管模型进行参数自动测量;
通过LASSO回归及加权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对获得的参数进行筛选,并确定风险因素变量和相关系数,构建介入术后血管再撕裂风险预测模型;
对构建出的预测模型进行准确性和有效性测试与调整;
通过调整后的预测模型进行风险预测。
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案中所述血管的参数集应当包括前述术前的血管的参数集和虚拟术后的血管的参数集。
所述参数集是指的包括1种或1种以上的参数的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纸箱自动整合封口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矿车自动摘挂钩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