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电缆剥皮机用扭转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1366.4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钟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2K7/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周荣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电缆 剥皮 扭转 线装 | ||
本发明属于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剥皮机用扭转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的内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设有仅允许通信电缆沿其轴向滑动的限位机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转筒对应的穿线孔,所述转筒外同轴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侧壁并与壳体另一侧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固定套接有两个盘形凸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两根水平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通过复位机构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本发明可通过对通信电缆反复扭转、挤压,促进防护层与缆心分离、错位,便于对通信电缆进行剥皮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剥皮机用扭转松线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由缆心和防护层两部分组成,缆心是承担信息传输的主要部分,同时为了保护缆心不受潮,不受外界机械损伤和电气干扰,需在缆心的外面加上了防护层,通信电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老旧电缆的回收处理时,需要将缆心外的防护层剥离,已进行分类处理。
现有技术中,在对通信电缆进行剥皮处理时,通常会使用到剥皮机,而传统的通信电缆剥皮机大多直接通过切割刀片将通信电缆表皮划开,进行剥皮处理,然而由于老旧通信电缆的长时间使用,绝缘表皮和缆线芯紧密贴合,甚至粘附在一起,常常会出现切割困难,剥皮不彻底的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对切割刀片的损伤也较大,因此有必要通过松线装置,先对通信电缆进行松线处理。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信电缆剥皮机用扭转松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防护层易与缆心紧密贴合难以剥离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防护层与缆心分离的通信电缆剥皮机用扭转松线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通信电缆剥皮机用扭转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的内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设有仅允许通信电缆沿其轴向滑动的限位机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转筒对应的穿线孔,所述转筒外同轴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侧壁并与壳体另一侧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固定套接有两个盘形凸轮,所述壳体内设有两根水平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通过复位机构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齿条的另一端设有滚子,所述滚子与盘形凸轮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于转筒内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通过限位转杆与凹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转杆仅允许滚珠朝转筒轴线方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侧壁上的滑筒,所述齿条延伸至滑筒内并与滑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通过弹性气囊与滑筒的侧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和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推杆,位于所述壳体内顶面的推杆与位于壳体内底面的推杆交错设置,所述滑槽均通过导气管与弹性气囊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通信电缆剥皮机用扭转松线装置的优点在于:将通信电缆通过壳体一侧的穿线孔穿入,经过两个转筒内穿过后,由另一侧的穿线孔穿出,工作过程中,持续将通信电缆由一端向另一端拉扯,开启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则盘形凸轮同步转动,通过滚子推动齿条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从而齿条通过齿轮带动转筒往复旋转,因滚珠仅允许通信电缆在转筒内轴向滑动,在摩擦力作用下,使通信电缆纵向往复扭转,促使防护层与缆心分离、错位,便于对通信电缆进行剥皮处理。
齿条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时,反复挤压和拉伸弹性气囊,弹性气囊被压缩时,弹性气囊内的气体被挤入滑槽中,滑槽内的气压增大,滑块推动推杆向通信电缆方向移动,弹性气囊被拉伸时推杆复位,推杆往复移动时,进一步对通信电缆进行挤压、扭曲,防护层与缆心的分离效果更好,便于提高剥皮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