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1507.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凡;汪澔;王文杰;唐剑;王世元;谭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范相玉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外部环境定义信息;根据所述外部环境定义信息,构建场景模型;通过所述场景模型,确定测试目标;对所述测试目标进行分析,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不全面、效率低、难以进行测试数据统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模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到基于模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利用模型化的方式,实现功能性需求的形式化表达以及测试用例的自动化生成,并可适配软件以及硬件的被测系统的接入以及测试结果的自动化分析,最终建立需求-测试-分析的数据准确传递过程。属于航空电子系统领域。
通常针对一个测试,我们通常会有如下的部分:
a)测试环境:测试环境为针对一个测试的外部环境,其中定义了被测系统(SUT)应该在怎么样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在此减速场景中,跑道类型及天气情况等因素都为测试环境的一部分
b)被测系统(SUT):为被测系统本体,该系统往往是由外部第三方提供,可以是模型,可以是软件或者硬件(真件)。其中测试模型表达了被测系统本体应该有的表现状态以及行为,
c)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描述了整个测试的框架,负责指导测试人员进行测试以及结果分析,分为几个部分:1)测试激励:测试激励为触发测试的条件,该条件往往是多样化的,例如在飞机地面减速场景中,驱动减速开始,打开刹车,扰流板,发动机反推等为测试驱动,被测系统会根据触发条件下定义的参数以及行为等进行响应。2)测试模型,区别于被测系统,该测试模型描述了系统在某测试场景下期望的状态转移以及行为定义;3)测试环境:该项用模型化或者文字化的表达来描述真实的测试环境;4)测试期望输出:测试期望输出表达了在此测试用例下,系统应该如何响应,在给定的测试激励以及输入的条件下,系统应该有怎样的输出。
现有的测试流程一般以测试大纲的编写为开始,测试人员拿到相应的测试需求之后,结合以往的测试经验以及需求内容,经过讨论,人为定义编写每条需求相对应的测试用例,然后针对每条测试用例的内容,输入被测系统(模型,软件,硬件等)测试激励,根据被测系统的响应值与预期结果的比较,对在某条需求下的该条测试用例进行分析。在完成所有的测试用例的测试之后,整合所有的测试结果,最终完成对基于需求的被测系统的测试工作。
现有的技术方案不足之处:
a)民用飞机综合航电系统架构复杂,使用场景繁多,综合航电系统仿真实验需要全面严谨的测试设计与分析。
b)面对复杂的航电系统,传统的人工构建测试用例的方法工作效率低,构建的测试用例可能无法保证测试完整性和全面性,且人工方式容易存在较大的出错可能性。
c)传统方法将文档作为设计和测试部门间的数据交流模式,难以统一测试数据来源且基于文本描述生成地综合程序具有二义性,测试结果难以重复重现和追溯。
d)测试需求或者被测航电系统设计发生改变后,采用传统方法构建的测试用例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不全面、效率低、难以进行测试数据统一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外部环境定义信息;根据所述外部环境定义信息,构建场景模型;通过所述场景模型,确定测试目标;对所述测试目标进行分析,得到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获取外部环境定义信息包括:确定测试场景数据;根据所述测试场景数据对功能性需求进行分析,得到所述外部环境定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方法和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控制箱用除尘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