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2219.9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华;陈阵;彭悦;陈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86;B01D53/50;B01D53/56;B01D53/60;B01D53/68;B01D53/70;B01D53/72;B01D45/1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有污染物的气体净化方法以及可以执行该方法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吸附的步骤,以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将所述含有污染物的气体与吸附剂接触;分离的步骤,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所述吸附剂导入气固分离装置以分离和回收所述吸附了所述污染物的所述吸附剂;再生的步骤,将吸附了所述污染物的所述吸附剂进行加热处理以解吸所述污染物并获得再生的吸附剂,其中,在所述再生的步骤中,所述再生的吸附剂的至少一部分被导入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所述解吸产生的污染物被导入至少一个冷凝器中进行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含有污染物废气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废(烟)气的处理和净化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多孔介质吸附法作为一种对工业烟(废)气中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联合脱除SO2,NOx和VOCs的功能,同时具有脱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可产生资源化副产品、无需工艺水和废水处理等优点。
利用多孔介质吸附法进行工业烟(废)气进行处理的技术主要通过多孔介质材料对烟气中污染物组分的吸附、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过程,实现工业烟(废)气净化。例如,在100~200℃温度条件下,烟气中的SO2、O2及水蒸气在多孔介质材料上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达到吸附饱和的多孔介质材料可在再生反应器内加热到400℃,经多孔介质材料的催化还原反应或者热解吸产生高浓度SO2,收集后实现硫的资源化,再生后的多孔介质材料可再次循环使用。此外,一些情况下,在存在多孔介质的吸附反应器内喷入氨,在多孔介质材料的催化作用下,NOx与氨反应生成N2,实现脱硝过程。多孔介质吸附法对工业烟(废)气中的粉尘、部分重金属、卤化氢等污染物也具有完全或者一定程度的联合脱除作用。
从现阶段的企业调研和文献来看,强化多孔吸附材料吸附效率、改善吸附与解吸工艺的衔接流程是多孔介质吸附法净化工业烟(废)气工艺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多孔多孔介质吸附过程,现有技术多采用固定床或移动床反应器的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容易产生气相流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多孔吸附材料利用率低,喷氨过程中会提高多孔介质材料黏附性,加剧流场不均匀性;
(2)床层传热效果差,容易产生局部热点;
(3)系统运行连续性差,不利于多孔吸附材料的及时再生和循环利用;
(4)工艺设备复杂、空间占用大。
例如,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低温烟气的干法多污染物系统高效净化反应器,由3~4个串联的预处理床、催化床和吸附床组成,具有结构紧凑,可多污染联合脱除的优点,然而该技术采用固定床作为反应器,但所用活性炭/焦需定期再生或更换,无法连续运行。
参考文献2提出了一种VOCs吸附再生装置及运行方法,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实现VOCs的吸附,并结合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吸附态的VOCs,同时实现吸附剂的再生,具有净化效率高的优点。然而,该专利技术不适用于同时处理含有较高浓度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的工业烟气。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CN 108261904 A
参考文献2:CN 109173591 A
发明内容
作为气固反应的可循环反应方式的循环反应流化床,相对于传统的固定流化床(例如参考文献1)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参考文献2所公开的循环流化床可以在较高流速的条件下实现混合体系的快速流动,并可以使得大部分溢出的固体物料(例如固体催化剂等)得到有效回收并重新返回流化床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