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基于闪存的高速缓存解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027.X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项天;查道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速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2/02;G11C11/4093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移动 设备 基于 闪存 高速缓存 解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基于闪存的高速缓存解压系统及方法,包括图形绘制单元、SDRAM模块、FLASH CACHE模块和FLASH模块;所述图形绘制单元通过总线向FLASH CACHE模块请求数据;所述FLASH CACHE模块向SDRAM模块或FLASH模块请求数据,并将需要的数据返回给图形绘制单元;所述FLASH CACHE模块向FLASH模块请求数据时,先解压后输出到SDRAM模块。本发明利用无损压缩减少了片外的闪存使用,使得嵌入式图形系统中复杂场景的绘制成为可能;并且利用片内的SDRAM作为解压后输出的缓存,不需要多次解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压缩数据解压加速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基于闪存的高速缓存解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损压缩法,去掉或减少了数据中的冗余,但这些冗余值是可以重新插入到数据中的,因此,无损压缩是可逆的过程.另一类是有损压缩法,有损压缩法压缩了嫡,会减少信息。有损压缩法是不可逆的。
无损压缩法由于不会产生失真,因此在多媒体技术中一般用于文本、数据的压缩,它能保证完全地恢复原始数据。但这种方法压缩比较低,如比编码、游程编码、Hufmfna编码的压缩比一般在2:l一5:l之间.有损压缩法由于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可用于对图像、声音、动态视频等数据的压缩。如采用谊合编码的JPEG标准,它对自然景物的灰度图像,一般可压缩几倍到十几倍,一而对于自然景物的彩色图像,压缩比将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采用混合编码的DVI多媒体系统,压缩比通常可达100:1一200:1。
图形处理器是又称显示核心、视觉处理器、显示芯片,是一种专门在个人电脑、工作站、游戏机和一些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是将计算机等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设备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设备的正确显示,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纹理(Texture)则是图形处理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利用纹理贴图(TextureMapping),把纹理按照特定的方式映射到物体表面上的时候能使物体看上去更加真实。纹理贴图提供了将像素点映射到实际场景的方式,而实际场景的复杂度往往很高,需要的纹理数量大。
传统的嵌入式图形系统采用将纹理存储在片外的闪存(flash)中,而嵌入式系统对于面积较敏感,片外闪存大小有限。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不断发展,图形处理器的绘图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嵌入式图形系统中片外的纹理存储越来越成为系统的瓶颈。因此,嵌入式图形系统需要中引入纹理压缩机制,以减少片外内存的占用率。
专利号为CN 108024115 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布了一种纹理压缩方法和设备,对纹理块的一些颜色信息进行压缩,基于每个纹理块的颜色分布通过比已确定的压缩比特数更少的比特数来实现包括在纹理块中的所有颜色。这种传统的嵌入式图形处理系统采用片外闪存来存储纹理,这样对于复杂的应用场景,会出现内存空间不足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基于闪存的高速缓存解压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基于闪存的高速缓存解压系统及方法,提供实时的无损纹理解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基于闪存的高速缓存解压系统,包括图形绘制单元、SDRAM模块、FLASH CACHE模块和FLASH模块;
所述图形绘制单元通过总线向FLASH CACHE模块请求数据;
所述FLASH CACHE模块向SDRAM模块或FLASH模块请求数据,并将需要的数据返回给图形绘制单元;
所述FLASH CACHE模块向FLASH模块请求数据时,先解压后输出到SDRAM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速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速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