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及超导线圈与绕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3083.3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勇;谭亚雄;李剑;王飞鹏;杨丽君;陈伟根;杜林;王有元;周湶;赵海森;李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H01F6/04;H01F27/30;H01F41/00;H01F41/04;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雪林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线圈 绝缘 支架 方法 | ||
1.一种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以及布置在芯轴外周面上的至少两个骨架组;每个骨架组内设有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至少两个骨架,相邻的骨架间隔布置,用于绕制超导线圈的超导带材通过;不同的骨架组所在平面相互交叉,交叉线沿径向穿过所述芯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不同的骨架组所在平面相互交叉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5°-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沿轴向设有贯通的内腔,且沿径向设有芯轴通孔;所述骨架的端面上设有骨架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和骨架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外环和设置在外环内的至少两个辐条,所述辐条的一端顶在芯轴的外周面上。
6.一种超导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和由超导带材缠绕在超导线圈绝缘支架上所形成的交叉状的绕组。
7.一种超导线圈绕制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线圈单元:在各骨架组上分别固定一条超导带材的端头,将各骨架组上固定的超导带材依次围绕芯轴绕制一圈,得到交叉状的线圈单元;
制作绕组:循环重复步骤“制作线圈单元”,得到由各线圈单元形成的交叉状的绕组;
浸渍固化处理:对交叉状的绕组进行环氧树脂浸渍固化处理,使绕组中的各线圈单元粘结为一体,得到超导线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导线圈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浸渍固化处理”包括将E51环氧树脂、甲级四氢苯酐、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氮化硼纳米片按质量比为100:80:1:423的比例混合,在50℃-70℃下真空搅拌,并在10min内加热至90℃-110℃,然后将混合物均匀浇筑在交叉状的绕组上,抽真空以消除各线圈单元之间的空隙,再于70℃-90℃下加热固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导线圈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连接盖板”,在缠绕有浸渍固化后的交叉状的绕组的芯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盖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导线圈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制作绕组”中,得到交叉状的绕组后,采用热缩套管套住交叉状的绕组的超导带材出线头,并固定在绕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未经重庆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0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型风帆
- 下一篇:一种进出料方便的高剪切均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