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渗透岩石酸损伤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241.5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光;吕选鹏;牛增前;尹海霞;蔡景超;常青;王红科;刘智恪;马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1 | 分类号: | G01N23/2251;G01N23/046;G01N1/28;G01N15/08;G01N29/07;G01N3/08;G01N3/2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张文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岩石 损伤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岩石酸损伤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多块物性特征差值、以及动态力学特性差值均小于阈值的岩样;将选取的多块岩样分为酸损伤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并分别测试每块岩样的微观结构;采用酸损伤实验组的岩样进行酸损伤实验;测试酸损伤实验后酸损伤实验组岩样的物性特征、动态力学特性、微观结构;根据酸损伤实验前后岩样的物性特征、动态力学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对酸损伤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价。本发明能够准确认识酸化压裂对低渗透岩石的损伤效果,能为低渗透岩石的改造工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后期指导完成压裂和酸化改造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渗透岩石酸损伤效果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渗透岩石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存的主要介质和地质环境,我国有丰富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在该类地质环境勘探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酸化压裂改造,改造施工过程中,酸液进入地层与岩石发生反应,这可能会使岩石的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发生改变,削弱岩石力学强度,进而影响酸压效果。因此准确认识酸化压裂对低渗透岩石的损伤效果,能为低渗透岩石的增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对后期指导完成酸化压裂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认识酸化压裂对低渗透岩石的损伤效果的低渗透岩石酸损伤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渗透岩石酸损伤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多块物性特征差值、以及动态力学特性差值均小于阈值的岩样,所述物性特征包括岩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所述孔隙度的阈值为5%,所述渗透率的阈值为0.06×10-3μm2;所述动态力学特性包括利用岩石的横、纵波波速计算出的岩石动态杨氏模量、泊松比,所述动态杨式模量的阈值为4GPa,所述泊松比的阈值为0.02。
将选取的多块岩样分为酸损伤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并分别测试每块岩样的微观结构,所述微观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或CT扫描设备获得。
采用酸损伤实验组的岩样进行酸损伤实验,所述酸损伤实验采用土酸浸泡进行实验,所述土酸的质量浓度为1%HF+12%HCl、1.5%HF+12%HCl、2%HF+12%HCl、2.5%HF+12%HCl、3%HF+12%HCl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h、1.5h、2h、2.5h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测试酸损伤实验后酸损伤实验组岩样的物性特征、动态力学特性、微观结构;
根据酸损伤实验前后岩样的物性特征、动态力学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对酸损伤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价。
作为优选,还包括选择一块空白对照组的岩样一分为二,其中一份进行抗拉强度实验,另一份进行酸损伤实验后再进行抗拉强度实验。
作为优选,还包括选择一块空白对照组的岩样一分为二,其中一份进行抗剪切强度实验,另一份进行酸损伤实验后再进行抗剪切强度实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能够准确认识酸化压裂对低渗透岩石的损伤效果,能为低渗透岩石的酸压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对后期指导完成钻井与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岩样损伤前孔隙度分布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岩样损伤前渗透率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