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控制的电控阀及电控燃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247.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9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林;高德俊;吕昊;张艳波;周传军;刘亚洲;严济彦;李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王立民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控制 电控阀 燃料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控制的电控阀及电控燃料系统,该电控燃料系统包括:储箱、碳罐、电控阀和控制器。电控阀的进气口与储箱的排气口相连,电控阀的第一通气口与碳罐的进气口相连,电控阀的第二通气口与发动机相连。控制器与电控阀信号连接,在车辆行驶或车辆停止时,控制器控制电控阀的进气口与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处于密闭隔离。在储箱进行泄压或加注时,控制器控制电控阀的进气口与第一通气口导通。在碳罐进行脱附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导通。在储箱和碳罐同时进行脱附时,控制器控制电控阀的进气口、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相互导通。本发明能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燃料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控制的电控阀及电控燃料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法律法规,在一定条件下需将油气密闭在燃油系统中,并采用油箱隔离阀进行控制,燃料系统复杂性的上升环境温度的交互变化导致燃料储箱内部的压力也交互变化,极端条件下的高压或低压会导致燃料储箱变形或吸瘪,由此要求燃料储箱系统具有耐压的特性,在其内部压力超出一定范围时,将压力释放,在其内部压力不足时补气到燃料储箱。
在燃油系统的排气路径上连接一个碳罐,碳罐内部的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吸附油气分子。碳罐需要经常脱附,即将吸附的油蒸汽送到发动机燃烧,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燃料使用效率但现有的脱附控制阀与油箱隔离阀采用两个阀门控制,成本较高。在燃料加注之前需要释放蒸汽产生的压力防止加注失效,这需要占用加注者的等待时间;同时,在燃料储箱内加注燃料过程中,需将储箱内燃油蒸汽排放到碳罐进行油汽吸附;当燃料加注达到一定液位时,传统机械式阀门切断油蒸汽通路以控制容积,但会因气流波动等干扰影响容积的精度,在后期中如对储箱或阀门进行更改,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费用。因此,如何提升储箱油蒸汽管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控制的电控阀及电控燃料系统,解决现有传统高压燃油系统中燃料储箱内的燃料气体管理不合理的问题,能提高燃料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车辆的燃料利用效率和环保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控制的电控阀,包括:壳体和切换装置;
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所述电控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三腔室设有第二通气口;
所述切换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相互导通或封闭隔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所述第二腔室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腔室相连;
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腔室导通;
所述切换装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导通或密封,以实现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相互导通或封闭隔离。
优选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行程控制单元、导杆、复位弹簧、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串接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密封圈处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密封圈处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处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度;
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圈相连接,使所述第三密封圈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密封所述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渗透岩石酸损伤效果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路基沉降抬升控制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