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钢焊接的残余应力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301.3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平;孙昊天;胡泽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于瀚文;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钢 焊接 残余 应力 预测 方法 | ||
1.一种耐热钢焊接的残余应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耐热钢结构进行焊接的几何模型,输入材料的热物理参数和温度边界条件;
步骤2、在步骤1建立的几何模型上施加热载荷,逐步进行温度场的计算;
步骤3、根据每个分析步中温度场的计算结果,进行组织场计算;
步骤4、根据组织场计算结果,将马氏体相变产生的潜热作为内生热源加入到温度场计算中;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温度场作为预定义场,输入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应力场的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步骤1.1、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耐热钢焊接三维结构模型;
步骤1.2、对耐热钢焊接三维结构模型赋予材料属性;
步骤1.3、对耐热钢焊接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步骤1.4、设置温度边界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网格划分采取焊缝和热影响区网格细化,远离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网格相对粗化的办法,细化和粗化的网格之间采取过度网格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中所述设置温度边界条件包括设置环境温度、设置对流换热系数、设置辐射换热系数;
对流传热系数按照下式取值:
式中:hc为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W/m2·k;T为焊接时材料的温度;
辐射换热系数hR按照下式取值:
式中:ε为辐射发射率;σ为Stefan常数,单位为W/(m2·k4),T0为环境温度;
总的换热系数h按照下式计算:
h=hc+hR。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焊接的热载荷采用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其中双椭球热源密度q由q1,q2两部分组成,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总热源表达式为:q(x,y,z)=q1(x,y,z)+q2(x,y,z)
Φ为热输入,由下式计算:
φ=ηUI,
式中,x,y,z为双椭球体热源模型中任意一点的坐标;ff、fr为热源前后端分别占总热源的比例;ff+fr=2;a、b、c为热源的形状参数;η为焊接热源热效率;U、I分别为焊接所输入的电压与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组织场计算中,设定当温度降低到Mf时,组织全部转变为马氏体,则马氏体的转变量Δfm计算公式如下:
Δfm=1.17{-0.011exp[0.011(T-MS)]}ΔT
其中,ΔT为温度变化量,Ms为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f为马氏体相变结束温度,Mf≤T≤M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马氏体相变潜热释放的热量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
q为单位时间内热量的大小,单位为J/s;Δh为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焓值的改变,单位为J;Δfm为马氏体转变量的多少;Δt为转变时间,单位为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3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挖掘机的铲斗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细木板加工用多向锯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