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主梁栽筋板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609.8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玺;苏明;步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明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2;B23K37/04;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安申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 机主 梁栽筋板 生产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主梁栽筋板生产线,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线轨,其中一组所述线轨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导向移动配合的筋板定位装置,另一组所述线轨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导向移动配合的筋板焊接装置,两组平行的线轨中间设有用于放置待焊接筋板的底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筋板自动搬卸和焊接流水化作业及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因底板不平,待焊接筋板易倾倒得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主梁栽筋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起重机主梁作为焊接钢结构,在其制造过程中,焊接工艺占很大的比重。采用人工焊接不仅工作量大,焊接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难保证焊接质量的均一性;再加上焊接工艺、水平不适当或焊接残余变形有可能导致拱度不足,进而引起钢梁的下挠,严重了影响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同时在焊接时会出现电弧、火花及烟雾等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现阶段仅是筋板焊接中间需要人工或者叉车进行搬运或固定半成品的筋板,且焊枪也是需要工人控制,此种生产方式具有效率低、焊接质量参差不齐和工人劳动量大等问题,无法实现自动化流水式的焊接。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自动化的起重机主梁栽筋板生产线以减轻因钢板焊接对工人的身体伤害和劳动负荷,提高筋板焊接的工作效率。
现有的筋板焊接往往是直接将筋板放在底板上,底板无法保持绝对的水平,焊接过程中易出现筋板倾倒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主梁栽筋板生产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筋板搬卸和焊接流水化生产,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因底板不平,待焊接筋板易倾倒得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主梁栽筋板生产线,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线轨,其中一组所述线轨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导向移动配合的筋板定位装置,另一组所述线轨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其导向移动配合的筋板焊接装置,两组平行的线轨中间设有用于放置待焊接筋板的底板。
优选地,其中一组所述线轨上筋板定位装置与另一组线轨上的筋板焊接装置相对设置,每一组所述线轨上筋板定位装置与筋板焊接装置相互交替排列。
优选地,
所述筋板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线轨导向移位配合的筋板定位底座,所述筋板定位底座的上端设有定位机械臂,所述定位机械臂包括依次铰接的定位固定臂、定位连接臂和定位操作臂,所述定位固定臂与定位连接臂和定位连接臂与定位操作臂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控制定位机械臂伸展-折叠程度的气弹簧,所述定位固定臂固定在所述定位底座的顶端,所述定位操作臂的自由端固定有搬运机器手。
优选地,所述搬运机器手端部固定有电磁铁吸盘。
优选地,所述定位固定臂一侧的筋板定位底座上设有用于配合所述搬运机器手移位待焊接筋板的二次定位装置,所述二次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焊接筋板的三角支撑托架。
优选地,所述用于焊接筋板的筋板焊接装置包括与所述线轨导向移位配合的筋板焊接底座,所述筋板焊接底座顶端的转动中心线沿竖向延伸有焊接机械臂,所述焊接机械臂包括依次铰接的焊接固定臂、焊接连接臂和焊接操作臂,所述焊接固定臂与焊接连接臂和焊接连接臂与焊接操作臂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焊接机械臂伸展-折叠程度的气弹簧,所述焊接操作臂的自由端固定有用于焊接待筋板的焊接机器枪。
优选地,在筋板焊接底座上设有配合焊接机械臂工作的焊丝桶、电控柜、焊机。
优选地,所述筋板定位装置和筋板焊接装置均设有控制其导向移位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筋板定位装置和筋板焊接装置各设有控制其导向移位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固定在电机转动轴上的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线轨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明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明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