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648.8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5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荣新平;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顿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9/06;H02B1/2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浩;冷锦超 |
地址: | 0431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润滑 备用 电源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直流屏(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备用电源(2)、第二备用电源(3),所述直流屏(1)、第一备用电源(2)、第二备用电源(3)的内部均设置有电池,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通过导线与直流接触器KM1的进线端相连,所述直流接触器KM1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直流接触器KM2的进线端、第一负载(4)的电源端相连;
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通过导线与直流接触器KM3的进线端相连,所述直流接触器KM3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直流接触器KM4的进线端、第二负载(5)的电源端相连;
所述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通过导线与直流接触器KM5的进线端相连,所述直流接触器KM5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直流接触器KM6的进线端、第三负载(6)的电源端相连;
所述直流接触器KM2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并接直流接触器KM4的出线端后与直流接触器KM6的出线端相连;
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用于当直流屏(1)故障时,通过直流接触器KM3、直流接触器KM4和直流接触器KM2给第一负载(4)供电;
所述直流屏(1)用于当第一备用电源(2)故障时,通过直流接触器KM1、直流接触器KM2和直流接触器KM4给第二负载(5)供电,通过直流接触器KM1、直流接触器KM2和直流接触器KM6给第二备用电源(3)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正负极上分别设置有保险丝FU1、保险丝FU2,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正负极上分别设置有保险丝FU3、保险丝FU4,所述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正负极上分别设置有保险丝FU5、保险丝FU6;
所述直流屏(1)、第一备用电源(2)、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现端分别设置有电压继电器KV1、电压继电器KV2、电压继电器KV3,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现端上还设置有中间继电器KA1、中间继电器KA2,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现端上还设置有中间继电器KA3、中间继电器KA4,所述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现端上还设置有中间继电器KA5;
所述直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为KM1.1、常开触点为KM1.2和KM1.5、常闭触点为KM1.3和KM1.4,所述直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为KM2.1,所述直流接触器KM3的线圈为KM3.1、常开触点为KM3.2和KM3.5、常闭触点为KM3.3和KM3.4,所述直流接触器KM4的线圈为KM4.1,所述直流接触器KM5的线圈为KM5.1、常开触点为KM5.2和KM5.5、常闭触点为KM5.3和KM5.4,所述直流接触器KM6的线圈为KM6.1;
所述电压继电器KV1的线圈为KV1.1、常开触点为KV1.2,所述电压继电器KV2的线圈为KV2.1、常开触点为KV2.2,所述电压继电器KV3的线圈为KV3.1、常开触点为KV3.2;
所述中间继电器KA1的线圈为KA1.1、常闭触点为KA1.3和KA1.4,所述中间继电器KA2的线圈为KA2.1、常闭触点为KA2.3和KA2.4,所述中间继电器KA3的线圈为KA3.1、常闭触点为KA3.3和KA3.4,所述中间继电器KA4的线圈为KA4.1、常闭触点为KA4.3和KA4.4,所述中间继电器KA5的线圈为KA5.1、常闭触点为KA5.3;
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正极串接保险丝FU1后通过导线与按钮SB1的一端、按钮SB4的一端并联,所述按钮SB4的另一端串联常开触点KV1.2后与按钮SB1的另一端、线圈KV1.1的一端、线圈KM1.1的一端、线圈KA1.1的一端、线圈KA2.1的一端、指示灯HL1的一端并联,所述线圈KV1.1的另一端、线圈KM1.1的另一端、线圈KA1.1的另一端、线圈KA2.1的另一端、指示灯HL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并接后与保险丝FU2的一端相连,所述保险丝FU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负极相连;
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正极串接保险丝FU3后通过导线与按钮SB2的一端、按钮SB5的一端并联,所述按钮SB5的另一端串联常开触点KV2.2后与按钮SB2的另一端、线圈KV2.1的一端、线圈KM3.1的一端、线圈KA3.1的一端、线圈KA4.1的一端、指示灯HL3的一端并联,所述线圈KV2.1的另一端、线圈KM3.1的另一端、线圈KA3.1的另一端、KA4.1的另一端、指示灯HL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并接后与保险丝FU4的一端相连,所述保险丝FU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负极相连;
所述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正极串接保险丝FU5后通过导线与按钮SB3的一端、按钮SB6的一端并联,所述按钮SB6的另一端串联常开触点KV3.2后与按钮SB3的另一端、线圈KV3.1的一端、线圈KM5.1的一端、线圈KA5.1的一端、指示灯HL5的一端并联,所述线圈KV3.1的另一端、线圈KM5.1的另一端、线圈KA5.1的另一端、指示灯HL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并接后与保险丝FU6的一端相连,所述保险丝FU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负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顿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威顿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6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基站用防火型光缆交接箱
- 下一篇:一种铜丝导线便捷拼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