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4401.8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8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观能;吴先玲;李镇成;全昌钦;黎绪杰;王秀境;方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H02B1/30;H02B1/28;H02B1/56;H05B3/22;H05B3/04;H05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户外 环网柜 加热 除湿 装置 | ||
1.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包括环网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柜(1)内安装有湿度感应器(22),所述环网柜(1)内壁固定连接有塑封膜(2),所述塑封膜(2)内封装有碳晶电热膜(3),所述碳晶电热膜(3)外端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收存球(7),多个所述收存球(7)与碳晶电热膜(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热中杆(10),所述导热中杆(10)外端套设有隔温连杆(9),所述导热中杆(10)前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收存球(7)内的内传导球(12),所述内传导球(12)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条(13),所述收存球(7)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侧支柱(11),所述侧支柱(11)内开设有导流管(15),所述侧支柱(11)内开设有与导流管(15)相连通的多个均匀分布的侧汇流管(16);所述侧汇流管(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侧汇流管(16)外侧的引流杆(18),所述引流杆(18)前端固定连接有侧集流小球(17),所述导流管(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导流管(15)外侧的主引流杆(20),所述主引流杆(20)前端固定连接有主集流球(21),所述侧集流小球(17)和主集流球(21)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凝露伸出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膜(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感温层(6),所述感温层(6)内均匀填充有感温变色油墨,所述感温变色油墨感温范围为-5℃至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电热膜(3)外端电性连接有并联线(4),所述并联线(4)与湿度感应器(2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碳晶电热膜(3)内安装有与并联线(4)相对应的区域划分板(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层(6)外端与收存球(7)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线(8),所述感温层(6)外端刻有与弹性连接线(8)相对应的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存球(7)上内壁固定连接有筛分滤板(14),所述筛分滤板(14)位于内传导球(12)上侧,所述筛分滤板(14)采用活性炭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电热膜(3)外端固定连接有与感温层(6)相对应的多个均匀分布的发散导热块(23),所述导热中杆(10)、发散导热块(23)、内传导球(12)和加热条(13)均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户外环网柜加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湿度感应器(22),当环网柜(1)内湿度升高时,利用凝露伸出条(19)对空气中的水汽产生凝露作用,使其凝结成水珠沿着侧汇流管(16)和导流管(15)汇集至收存球(7)内,减少水汽在环网柜(1)内凝露形成水滴的可能,减少水滴对环网柜(1)的运转产生的影响,提高使用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
S2、随着收存球(7)内水的堆积,重力增加带动收存球(7)向下移动,从而拉伸弹性连接线(8),通过感温层(6)外端的刻度线可以查看环网柜(1)内不同区域的凝露情况,技术人员对不同区域作出针对性的措施;
S3、随后湿度感应器(22)控制碳晶电热膜(3)开始加热,蒸发收存球(7)和环网柜(1)内水汽,根据湿度高低调控碳晶电热膜(3)的加热温度,同时感温层(6)在不同温度进行不同色彩的显色,方便技术人员根据颜色判断环网柜(1)的湿度情况,及时降低环网柜(1)内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44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