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梁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4901.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凯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475199 河南省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梁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梁车,运梁车的前车轮与后车轮处均设置有一个转向桥;转向桥包括转向桥大梁、转向耳板、转向连杆、液压缸与联动杆;转向桥大梁的两端均铰接有转向头,转向头与相应的车轮连接;每个转向头上均设有转向耳板;转向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相邻的转向耳板上;每个转向耳板均对应设一个液压缸,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转向耳板上,另一端铰接在转向桥大梁上,同一个转向桥大梁上的两个液压缸中的一个伸长时,另一个缩短;联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车轮处的转向连杆与后车轮处的转向连杆上。能够实现前轮与后轮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同步转动,从而减小了运梁车的转向半径,便于运梁车的转向运动,降低了运梁车对道路宽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铁路桥梁预制构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梁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得到蓬勃发展。随着道路基础建设需要的增加,道路需跨越山间峡谷、江、河,此时一般选择采用桥梁形式跨越,而桥梁的结构形式往往是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等,考虑其经济性与安全性,尤其以梁桥居多,其中,山区钢混组合梁桥越来越多。而随着国家标准化及品质工程建设的推进,桥梁要求是集中预制、集中运输架设的理念,因此,运梁车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运梁车是目前桥梁架设过程中最理想的预制构件运输设备,为我国桥梁建设及交通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说,其具有载重量大,操纵简便,安全可靠,维修方便,运转平稳,运输不受距离限制等特点,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运梁车是工程建设中用于运输桥梁的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目前随着国家政策调整,为了拉动内需,加快基础建设,修建铁路桥、公路桥及城市建设工程数量增加,速度加快。在此类工程建设中桥梁运输车的需求大量增加。
目前,运梁车通常是采用前轮进行转向,而由于整个运梁车的长度较长,而且后轮不具备转向功能,在转向过程中,后轮与前轮的轨迹难以保持一致,在转弯时对路面的宽度有一定的要求,运梁车转弯半径较大,宽度较小的路面无法满足运梁车的转向需求,从而限制了运梁车的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梁车,以至少解决目前运梁车仅前轮转向需要较大转弯半径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运梁车,所述运梁车的前车轮与后车轮处均设置有一个转向桥;所述转向桥包括:
转向桥大梁,所述转向桥大梁设置在前车轮之间,以及后车轮之间,所述转向桥大梁的两端均铰接有一个转向头,所述转向头与相应的车轮连接;
转向耳板,每个所述转向头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转向耳板;
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转向耳板上,所述转向连杆平行于所述转向桥大梁;
液压缸,每个所述转向耳板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耳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转向桥大梁上,设置在同一个所述转向桥大梁上的两个液压缸中的一个伸长时,另一个缩短;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车轮处的转向连杆与后车轮处的转向连杆上。
如上所述的运梁车,优选地,所述转向桥还包括角板,所述角板为L型结构,所述联动杆通过所述角板与所述转向连杆连接,所述角板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杆铰接连接,所述角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杆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运梁车,优选地,所述转向连杆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角板的L型边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用于将所述角板与所述联动杆引至所述转向大梁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凯,未经李鹏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4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