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线墨斗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6105.1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得银;李伟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10004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线 墨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线墨斗,包括存墨瓶和放置在线盒内的缠绕圈,存墨瓶下部连通有输墨管,输墨管下方安装有海绵块,缠绕圈上缠绕有墨斗线,墨斗线穿过海绵块,缠绕圈的两端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末端安装有齿轮一,线盒的内侧壁连接有弹簧,弹簧通过连接线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操作简单,能有效的收缩墨斗线,避免人工收线;同时携带方便,避免重复加墨;有效的减少人工加墨,防止墨汁污染工作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放线墨斗。
背景技术
目前,墨斗是木工或者建筑常用的工具之一,其操作性直接影响工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现场施工放线多使用墨斗进行弹线,但传统墨斗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手摇式,放线速度比较慢,容易重复收线,工作繁琐,其中,油墨是消耗品,多次使用后需要频繁添加油墨,尤其在夏季,油墨仓开口过大,在使用时需要用手压线,这样极易把手弄脏,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油墨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放线墨斗,新型墨斗能有效的减少人工操作,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放线墨斗,包括存墨瓶和放置在线盒内的缠绕圈,所述存墨瓶下部连通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下方安装有海绵块,所述缠绕圈上缠绕有墨斗线,所述墨斗线穿过所述海绵块,所述缠绕圈的两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末端安装有齿轮一,所述线盒的内侧壁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连接线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存墨瓶的上部开设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上拧紧有存墨瓶盖。
进一步地,所述输墨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一的直径小于所述齿轮二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通过连接线连接有所述齿轮二的转动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操作简单,能有效的收缩墨斗线,避免人工收线;同时携带方便,避免重复加墨;有效的减少人工加墨,防止墨汁污染工作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放线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存墨瓶;1-1、输墨管;1-2、海绵块;1-3、存墨瓶盖; 2、缠绕圈;2-1、转动轴;2-2、齿轮一;2-3、齿轮二;2-4、弹簧;3、墨斗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放线墨斗,包括存墨瓶1和放置在线盒内的缠绕圈2,所述存墨瓶1下部连通有输墨管1-1,所述输墨管1-1下方安装有海绵块1-2,所述缠绕圈2上缠绕有墨斗线3,所述墨斗线3穿过所述海绵块1-2,所述缠绕圈2的两端连接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末端安装有齿轮一2-2,所述线盒的内侧壁连接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通过连接线连接有齿轮二2-3,所述齿轮一2-2与所述齿轮二2-3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存墨瓶1的上部开设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上拧紧有存墨瓶盖1-3,便于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6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供电系统的电能调度办法
- 下一篇: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