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修复用含油悬浮颗粒半沉式吸附浮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6339.6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仙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6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修复 含油 悬浮 颗粒 半沉式 吸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修复用含油悬浮颗粒半沉式吸附浮贴,属于水体修复领域,一种水体修复用含油悬浮颗粒半沉式吸附浮贴,刚开始投入水体时,吸附瓣漂浮在水面,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内缩浮杆内吸收的杂质量越来越多,重力增大,同时吸油逐渐增多使内缩浮杆逐渐漏气使体积减小,则浮力变小,使吸附瓣下沉,此时本浮贴处于半沉状态,随着吸附瓣的下沉,多个自浮伏杆带有有色光点的端部逐渐漂浮在水面上,并且下沉的程度增大,浮在在水体表面的自浮伏杆端部的个数逐渐变少,使得本浮贴表面的有色光点的量以及密度均变小,达到从视觉上直观的及时提醒工作人员的效果,进而有效保证本浮贴的利用率以及对水体的修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体修复用含油悬浮颗粒半沉式吸附浮贴。
背景技术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人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质下降,利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现象。严格来说造成水的污染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此外,还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大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等。另外还有自然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诸如岩石的风化和水解,火山喷发、水流冲蚀地面、大气降尘的降水淋洗。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在地球化学循环中释放物质都属于天然污染物的来源。由于人类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占大多数,因此通常所说的水体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情况。
现有对于水体污染进行修复时,通常采用大面积喷洒水体吸附剂以及浮在水面的修复装置两种方式,但是第一种方式,在水体修复后,吸附剂通常会沉入水底,对于吸附剂的回收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较大,造成整个水体修复过程的修复效率低下,第二种方式在使用时,对于水体的吸附悬浮物进行水体修复的效果较好,但是难以掌控回收的时间,过早回收容易造成吸附材料的利用率不高,过晚回收容易造成对于水体整体的修复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修复用含油悬浮颗粒半沉式吸附浮贴,它通过本浮贴的设置,刚开始投入水体时,吸附瓣漂浮在水面,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内缩浮杆内吸收的杂质量越来越多,使得重力增大,同时由于在水内的时间较长,内缩浮杆逐渐漏气体积减小,使浮力变小,导致吸附瓣下沉,此时本浮贴处于半沉状态,多个自浮伏杆逐渐浮起,自浮伏杆端部有明显的有色光点,随着吸附瓣的下沉,多个自浮伏杆的端部逐渐漂浮在水面上,并且随着吸附瓣下沉的程度增大,留在水体表面的自浮伏杆的个数逐渐变少,使得本浮贴表面的有色光点的量以及密度均变小,达到及时提醒工作人员的效果,进而有效保证本浮贴的利用率以及对水体的修复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仙,未经杨海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6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