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晶炉生产用两组粉料连续式成型生产线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6550.8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其;刘涛;黄岱;李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14 | 分类号: | B30B11/14;B30B15/30;C30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李开腾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炉 生产 用两组粉料 连续 成型 生产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炉生产用两组粉料连续式成型生产线及其方法,生产线包括输送带,设置于该输送带上方一侧的回转链装置,还包括成型装置,轨迹组件和粉料添加装置;方法包括上模腔工序、入模工序、入料工序、下层粉料压实工序、上层粉料压实工序、脱模工序。通过利用入模机构伸入至模腔定位,先进行内模与模腔的间隙填充优质粉料振实,然后入模机构在褪出模腔的同时,对内模内部进行填充稍差粉料并夯实,使得内模在褪出时,其外部的优质粉料及时被稍差粉料夯实定位,防止塌陷,同时,上模腔工序、入模工序、入料工序、下层粉料压实工序、上层粉料压实工序、脱模工序的自动化生产,自动高效地完成两种粉料压制成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单晶炉生产用两组粉料连续式成型生产线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单晶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氮气、氦气为主)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的设备。现有单晶炉热场中,整个热场在各个位置所需的材料性能所需是不一样的。
单晶炉的制作方式为:整个热场材料都用单块或者多块石墨材料加工制得。但是,若以单块材料制作,只能用整个热场中三瓣坩埚的最高标准设计,会存在其他位置材料性能过剩的情况;而若使用多块材料制作的话,由于生产的块数增加,所以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单晶炉生产用两组粉料连续式成型生产线,其通过利用入模机构伸入至模腔定位,先进行内模与模腔的间隙填充优质粉料振实,然后入模机构在褪出模腔的同时,对内模内部进行填充稍差粉料并夯实,同时,利用回转链装置上设置多组成型装置进行自动高效地成型工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热场材料都用单块或者多块石墨材料加工制得造成材料过剩浪费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晶炉生产用两组粉料连续式成型生产线,包括输送带,设置于该输送带上方一侧的回转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于所述回转链装置的支架,一一对应约束于该支架且仅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入模机构和与所述入模机构相匹配的模腔,该模腔设置于所述入模机构正下方的输送带上;
所述入模机构包括芯模组件、第一按压组件、第二按压组件、内模组件以及入模架,所述芯模组件设置于所述入模架的下方,所述第一按压组件和第二按压组件套设于所述芯模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一按压组件和第二按压组件按压所述芯模组件外侧的粉料致密;
轨迹组件,该轨迹组件围绕所述回转链装置的外圈设置,其包括第一轨迹单元和第二轨迹单元,所述第一轨迹单元驱动所述入模架竖直运动,所述第二轨迹单元驱动所述内模组件竖直运动;以及
粉料添加装置,该粉料添加装置设置于所述回转链装置的内部上方,其包括第一粉料添加仓、第二粉料添加仓和给料单元,所述第一粉料添加仓通过软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模腔内侧壁,所述给料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过粉通道上方,且其通过软管连通所述第二粉料添加仓。
作为改进,所述芯模组件包括转杆和刚性连接于所述转杆底部的芯模,所述转杆自由转动连接于所述模架上;所述第一按压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转杆上且相对转杆自由滑动的转台、设置于该转台底部的压脚和顶罩,该压脚穿透所述芯模且相对所述芯模滑动,所述顶罩包覆于所述转台的外侧,所述转台与所述入模架之间设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芯模组件上设置顶动单元顶动所述压脚下压,所述转台与所述芯模之间设置弹性件连接,所述内模组件可配合抵触所述顶罩;所述第二按压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芯模上的旋转件和若干个设置于该旋转件底部圆周上的压辊,所述压辊与所述旋转件通过弹性复位连接;内模组件包括内模和与所述内模一体连接的内模架,所述内模的内腔侧壁设置有过粉通道和可配合抵触所述旋转件的靠台。
作为改进,所述压脚的外形与所述芯模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弹性件弹开复位时,该压脚收缩入所述芯模并与所述芯模形成完整的芯模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6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